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信息序号代表人物
材料   或观点
1马克思马克思认为,达尔文的著作为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依据。”
2严复19世纪末在翻译《天演论》时,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提倡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自强自立、号召救亡图存。
3高尔顿在《世袭天才》中指出,必须让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选择继续发挥作用,以防止人种退化。但是,如何才能防止人种退化的争论却衍生出两种政治哲学:一种是贵族主义…….另一种是平均主义。
4张功耀在《达尔文进化论革命的意义》中指出,进化论应用于社会研究形成了“达尔文主义的社会学”这种学说认为,有竞争的社会才会有进步,社会进步也是一个自然史过程;社会政治制度也有一个适者生存的问题,因此,不存在任何意义上的终极社会模式。
5程倩春在《论达尔文进化论的生态思想及其意义》中指出,“达尔文明确提出,把一切生物都归在所谓‘自然系统’之下的这一伟大事实,如果根据神创说,是完全不能解释的。……使他成为科学史上将自然主义原则贯彻到底的第一人。”
6爱因斯坦在《科学与宗教》中指出,我以为科学不仅替宗教的冲动清洗了它的拟人论的渣滓,而且也帮助我们对生活的理解能达到宗教的精神境界。

注释:社会达尔文主义是将达尔文进化论中自然选择的思想应用于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理论。它认为穷人是生存竞争中的“不适者”,不应予以帮助;在生存竞争中,财富数量是成功与否的判定标准。在对待社会的问题上,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帝国主义和种族主义政策的哲学基础,社会达尔文主义在20世纪衰落,因为生物学知识和文化现象知识的领域不断扩大,足以驳斥而不支持其基本信条。


结合两条以上信息,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鲜明,史论一致,结构严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百年纪念的各种庆典都是19世纪晚期发明出来的。美国独立革命的百年纪念(1876年)和法国大革命的百年纪念(1889年)都是以一般性的万国博览会作为庆祝方式。在这两个百年纪念日当中的某一时刻,西方世界受过教育的公民开始意识到:这个诞生于《独立宣言》,世界上第一座铁桥的修筑和猛攻巴士底狱的世界,现在已经100岁了。19世纪80年代的世界和18世纪80年代的世界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摘编自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相关史实,请你根据材料展开合理的想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18-06-01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五中学2018届高三终极押题文综历史试卷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中叶,中国面对着天崩地裂式的大变局,在这巨变的时代,进入新语境的古代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不得不重组自己的知识系统。而在这种力图谋求适应新世界的知识重构中,拥有相当深厚历史与传统资源的中国士人,通常采取的是重新诠释古典以回应新变化的途径。通过这些熟悉的旧知识,来想象和重构那些不熟悉的新知识,借助这些早已理解的旧观念,来解释很难理解的新观念,来平息遭遇新知识新思想时的心灵震撼。

——摘编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罗马法近代西方法治
理论基础古希腊国家至上的观念深刻地影响着罗马人。罗马法将规定国家事务的法称为公法,将规定私人事务的法称为私法,尽管中国学界论及罗马法的时候,经常强调其私法精神,给人罗马公法相对私法而言处于次要位置的印象。但事实上,罗马公法的地位高于私法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们享有最充分的自由和权利,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建立政府和国家是为了更好地维护这些权利,国家和政府的权力来源于权利,受托于权利,衡量国家和政府权力合法性和正当性的标准在于国家和政府是否忠实履行了人们的委托,切实维护了人们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利
权力分配君主的意志是法律来源之一,君主是法外之人,本身不用服从法律西方近代法治的核心标志是有限权力,是权力制约和权利保护

——材料整理自罗洪洋《重新思考古罗马与近现代西方法治的关系》


上面是古罗马法与近代西方法治的对比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18-01-24更新 | 828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诊断调研联考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就是欧洲科学和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历史进程加速发展、强化深入和全球扩展的时代。……无数的学者评论道,20世纪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暴力时代。科学发现和技术进步的成果不断积累,使得这种暴力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更具有毁灭性。

——迈克,亚达斯等著《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对于上述材料的观点,你是否赞同?请结合世界史的有关知识阐释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史论结合,字数控制在280字以内)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计算器的演变

古代最原始的人造计算工具是算筹,计算工具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重大改革是算盘。

近代早期
1621年,英国数学家威廉·奥特雷德根据对数原理发明了对数计算尺,不仅能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甚至可以计算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它一直使用到袖珍电子计算器面世。

19世纪前期
19世纪初,法国的J.M.雅卡尔发明了用穿孔卡片来控制的纺织机,1822年,英国的C.巴贝奇便根据同一原理制成了一部能执行计算程序的差分机,此后,由于电力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电动式计算器便慢慢取代以人工为动力的计算器。

19世纪中后期
1886年美国统计学家制造了第一台可以自行进行加减四则运算、累计存档、制作报表的制表机,这台制表机参与人口普查工作,使预计10年的统计工作仅用了1年零7个月就完成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利用计算机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处理。

20世纪中期
1946年,ENIAC诞生。其特点就是采用电子器件来执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存储信息。同以往的计算机相比,ENIAC突出的优点就是高速度。它的出现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21世纪50年前,计算机只能被高素质的专家使用。今天,计算机的使用非常普遍,甚至没有上学的小孩都可以灵活操作。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法者,王之本也。”

——摘自《韩非子》

材料二       事实上存在着一种符合自然的,适用于一切人的、永恒不变的,真正的法——正确的理性。这个法通过自然的命令鼓励人们履行他们的责任,又通过自己的禁令制止人们为非作歹。……用人为法来削弱它,在道义上永远是不正当的;限制它发挥作用,也是不允许的;使它全部无效,更是完全不可能的。元老也好,人民也好,都不能解除我们服从这一律法的责任。它不会在罗马立下一条规矩,在雅典定下另外一条;它更不会今天立一条规矩,明天另立一条。

——摘自【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出两条关于韩非子与西塞罗的法律思想不同的信息,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说明合理,史论结合)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明是有结构的。任何一种文明,都有三部分组成:方式、精神和价值。方式涵盖了经济生活方式、家庭结构方式、社会组织方式、身份认同方式、政治管理方式等方面。价值就是一个民族的核心信仰。精神表现为人本精神、现实精神和艺术精神。价值外化,就表现为精神。精神落实,就表现为方式。方式其表,精神居中,价值是内核,“是为文明素”。

——据易中天《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文明的结构”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7-08-10更新 | 327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18届高三第十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钟表的演变


古代日晷被称为“最早的钟表”,是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
中世纪末期机械钟在西欧流行,最初的机械钟只有时和刻。
近代早期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确度提高,制造出怀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
1850年前后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
20世纪初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汽车时都可佩戴。
20世纪50年代根据原子物理学原理制造出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100万年误差1秒。
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7-08-04更新 | 6861次组卷 | 37卷引用: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考前模拟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西方启蒙者在批判封建专制的同时,提出了自己崭新的社会理想——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明末清初的思想则根本没有自己新的社会理想。黄宗羲的理想是恢复“三代之盛”,无非是改善君臣、君民关系的封建盛世而已。正因于他们没有一种崭新的社会理想,他们就只能向后看,从历史上所出现的封建盛世中寻找安慰,因此他们大多都拖着一条沉重的复古主义辫子。

——摘编自覃正爱《明末清初“启蒙思想论”质疑》

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据)

2017-05-26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夏邑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三轮复习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