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大江大河》是2018年底热播的电视剧,剧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上世纪末期中国社会的重大历史现象,剧情梗概如下:

家庭出身不好的宋运辉一直备受歧视,但是他把握着机会,在1978年高考中以全县第一的成绩升入大学,毕业后当上了国企的技术员,奠定了成功人生的基础,但也在新时代的变革中逐渐迷失。他的姐夫雷东宝是小雷家大队的农民,复员后回村带领村民紧跟政策,实行土地承包,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但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最终绊倒在新事物脚下。个体户杨巡在翻滚向前的时代中手忙脚乱抓住过商机,也踩踏过陷阱,生意场上几经波折,最终拥有了自己的产业


结合中国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当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剧情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70年代初期,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截至17世纪的千余年间,中国人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方面都远远走在世界其他民族的前面,对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正如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所说,此时的中国“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摘编自张西平《向世界说明中华文化的现代价值》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可以就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展开论述,也可以针对传统文化的部分内容或者部分领域展开论述),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18世纪法国启蒙作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分别在自己的作品中勾画了建立在理性秩序上的“理想王国”。理想国的最初形态可以从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1721年)中窥见一斑。该书叙述了一些零星故事,借此阐发作者的思想。其中古代穴居人的故事颇有深意。第一代穴居人凶悍残暴,随意杀害约束他们野蛮本性的国王,任凭族人因饥荒而死……最终这个小王国因自己的恶劣本性而受到天谴。穴居族中有两户人家逃脱了全民族的灾难,成为了新一代的穴居人。他们精诚团结,对国人的灾难充满怜悯,他们教育后代要崇尚美德,族里的人都依照道德行事,一旦外族入侵,他们便奋起保卫自己的家园。理想国比较完备的形式出现在伏尔泰的小说《老实人》(1759年)中,作家虚构了想象中的“黄金国”,用于和混乱黑暗的现存社会相比照。“黄金国”里人们吃的是“珍馐美馔”,住宅“仿佛欧洲的宫股”。“黄金国”全方位地展示了一幅未来社会的宏丽画卷:政治开明、物质丰裕、科技发达、文化昌盛。这是一个建立在“理性”秩序上的尽善尽美的人间乐土。

——摘编自周青《勾画和谐幸福的人类家园》


根据上述材料拟定论题,并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并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述,做到史论结合)
2019-04-12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名校2019届高三(下)第四次质检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共党史不同历史时期的部分口号


20世纪20年代——30年代“打倒军阀,打倒列强”、“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工农武装割据”、“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争取民主”。
20世纪40年代“毫不利已,专门利人”、“为人民服务”、“和平”、“民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0世纪50年代一70年代“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
20世纪80年代年以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治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国梦。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主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明确写出主题,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图中提取一项近代中国社会的重大发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主题明确,论从史出,史实充分,逻辑严密。)
2019-04-06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南省安阳市2019届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期的西化运动和后来的现代化运动很快懂得如何去作出区分。最初,欧洲和美洲在中国汇合成一个外来社会(尽管这个社会内部有广泛的差别),它发展了一种商业一工业一军事的能动主义,看起来是其整个外来文化的产物。蒸汽机、代议制政府和基督教乍一看似乎是连在一起的,“西方文化”降临到中国大地时,看起来比后来所表现的要更加一致,因而更具威胁性。它的威胁似乎要求中国变成自卫的商业一工业一军事的国家。但是,正是“西方”的这种多样性,使人们明确了西化必须是有选择的;一般地说,选择的标准是西方的方式要适合中国的需要,这样,引进的东西能扎下根来并变成中国的东西。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19-03-19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南省九师联盟2019届高三2月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的扩张促进了非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和西方化。这些非西方社会的政治领袖和知识领袖用以下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对西方的影响作出了回应:拒绝现代化和西方化;接受两者;接受前者,拒绝后者。

非西方社会对待西方影响的不同回应

——据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


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选择一个观点或者自拟新观点,并以近现代史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主题进行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全面。)

2018-10-05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河南省滑县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具体学科科学家统计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主体是知识分子,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术传统一贯是重文轻理,重书本轻实践。科学技术及其有关知识,不是被视为三教九流、旁门左道,就是被视为雕虫小技、奇技淫巧,而为士大夫知识分子所不齿。自古“君子动口不动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玩物”被认为是“丧志”,脱离实际是旧知识分子的通病。

——据杜石然《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整理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00年改良后的蒸汽机中,62%被用于为炼铁炉、面粉厂等工业提供旋转动力
1816年英国阿美士德率团访华,因为礼节等分歧,未能谒见嘉庆帝
1843年中英签订《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
19世纪
50年代
荷兰、丹麦、普鲁士等国大幅度降低进口商品关税;法国大大降低钢铁和五金品材的关税
1860-1861年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与清政府用平等礼节;成立总理衙门,专门负责对外交往
1872-1894年近代中国民营企业达到100多家,分布在纺织、面粉,造纸、船舶修理等多个部门
1895年台湾发布战斗檄文,宣言“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1898年康有为等人组织保国会,呼吁:“惟有合群以救之,惟有激耻以振之”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等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