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王韬在《锼园尺膜》指出:“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以器胜,如徒颂西人,而贬己所守,未窥为治之本原者也。”与王韬的这一主张最为接近的是
A.魏源
B.康有为
C.孙中山
D.张之洞

3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这样做法,方才可以免除种种阶级冲突,阶级竞争的苦恼……。

——1919年间孙中山和戴季陶一次谈话

材料二  

 现在中国革命的主观力量虽然弱,但是立足于中国落后的脆弱的社会经济组织之上的反动统治阶级的一切组织(政权、武装、党派等)也是弱的。

1927年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

对反革命力量的估量,决不可只看它的现象,要去看它的实质.1928年底到1929年初,敌人对井冈山根据地进行三次“会剿”,好象很有力量,其实英、美、日在中国的斗争已十分露骨,军阀混战业已形成,实质上这是反革命潮流开始下降,革命潮流开始复兴。

现实的客观情况是,各种矛盾都向前发展了,全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

判断改革开放姓“社”姓“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南方谈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当时孙中山所提出主义的世界潮流是什么? 在实践中,孙中山效仿欧美哪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有何具体事例?
(1)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井冈山,毛泽东规划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3)提炼材料三中邓小平的思想主张。产生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2018-10-03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在一次历史兴趣小组活动时,一名比较粗心的同学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进行了以下归纳。你认为错误的是
①都是思想解放运动②都描绘了资产阶级统治的理想蓝图 ③前者侧重于宗教改革,后者侧重于强调理性④前者实质是主张复兴古典文化,后者实质是宣扬资产阶级文化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写道:“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花鸟禽鱼,则古不及近。”“古不及近”的代表作品是
A.《人物龙凤图》B.《洛神赋图》C.《送子天王图》D.《墨梅图》
2018-10-03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在近代中国,改名成为一种时尚,如胡适(1891---1962年)原学名胡洪骍,他在上海因听人讲解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进化论原理,而改名为胡适;诗人柳亚子(1887---1958年),号安如,因仰慕法国思想家卢梭,改字人权,号亚卢,意为亚洲之卢梭,后觉不够谦逊,改为亚子。上述材料能反映出:
①达尔文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
②改名已趋向政治化
③追求民主与进步成为时代主题
④新文化运动与群众运动有机结合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18-10-03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从不同美术流派的表现手法角度看,画作《阿维尼翁的少女》(如图)的表现手法最早产生于什么时候?
A.18世纪末19世纪初
B.19世纪中期
C.20世纪上半期
D.20世纪下半期
2018-10-03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美国学者马克·赛尔登在其《革命的中国:延安道路》一书中指出:“陕西,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这一观点是极有见地的。下列各项中,与陕西密切相关并对中华文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是 ①孔子曾长期在此周游列国,宣传儒家学说 ②秦以此为核心区域建立起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帝国 ③唐都洛阳曾是全国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中心 ④它是“红色中国”的孕育地
A.①②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8-10-0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某公司有一匾额如下图,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匾文的观点出自于道家 ②匾文的字体使用的是篆书 ③匾额落款的时间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 ④匾额突出了该公司的经营内容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D.②③④
2018-10-0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有同学把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欧洲的17~18世纪、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在一起寻找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他的研究性学习主题应该包括
①政治民主化  ②阶级结构变化   ③经济区域集团化     ④新旧思想观念冲突   ⑤制度创新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⑤D.②③④
2018-10-0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