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汉代统治者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国方针,自汉文帝设置《孝经》博士后,儒家著作《孝经》成为读书人的必修经典。这反映了汉代
A.倡导愚孝思想
B.强化政治伦理
C.确立儒学正统
D.重视文化教育
2019-06-20更新 | 113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拓展训练2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往往凭借历算、地理、火炮等知识,作为传教的手段,主要是利用当时中国士大夫的
A.程朱理学
B.陆王心学
C.经世致用
D.考据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也说:“一心定而王天下”;韩非说:“令行禁止于天下”。这种现象反映了
A.诸家思想日益趋同
B.儒学地位逐步提升
C.统一成为诸子共识
D.诸子认同民本思想
2019-05-16更新 | 418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拓展训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管仲指出“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理(治理)也”;孔子主张“君君臣臣”;孟子认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荀子也提出“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这反映了当时
A.流派众多,文化活跃
B.君主专制,国家统一
C.阶层固化,等级森严
D.政治失序,礼崩乐坏
2019-04-27更新 | 200次组卷 | 35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拓展训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两人对自由平等看法、观点完全相反
B.两人尽管阶级属性不同,但观点一致
C.两人都主张自由平等,但获得的方式不同
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孟子说,舜是“东夷之人”,周文王是“西夷之人”,而他们都在“中国”(指华夏地区)行仁政,都成了圣人。孟子认为
A.以夷变夏是历史发展趋势
B.文化是区别夷夏的关键
C.施行仁政的基础在于重民
D.仁政主张源于舜和文王
7 . 有学者指出,儒家思想不仅重视“忠君”,也在一定程度上强调“限君”。下列儒家思想主张中有“限君”意图的是
A.天行有常
B.君权神授
C.天人感应
D.格物致知
2019-03-04更新 | 186次组卷 | 25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拓展训练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面列举出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流派是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2019-02-22更新 | 97次组卷 | 2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拓展训练9.17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断的精神实质较为接近的是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根本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
2019-01-30更新 | 2821次组卷 | 85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拓展训练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2019-01-30更新 | 5849次组卷 | 84卷引用:2016届高三新人教版高考热点题型专题07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