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历史理解依视角而变化,历史认识随时代而发展。

材料一   下列两部史书中都有商朝早期历史的记载:

伊尹即位,放大(太)甲七年,大(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

——《竹书纪年》

(注:《竹书纪年》是西晋太康二年 (281年)发掘于河南汲郡战国魏襄王墓的书简)

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

——《史记·殷本纪》


(1)依据以上材料,概括《竹书纪年》和《史记》中对商王太甲和伊尹的记述有何不同?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材料二   1899年西方传教士在《万国公报》上提到“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这是马克思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中国报刊上。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发表文章,称“麦喀士,日耳曼人”,指出“其学理,实为变私财以作共财之一阶梯”,麦喀士即马克思。1905年《民报》发表文章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及主要功绩,并简要归纳了《共产党宣言》的内容。1917年以后,中国思想界真正出现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潮。1919年,李大钊以《新青年》为阵地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晨报》开辟的《马克思研究》专栏,译介了《马克思的经济学说》《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等著作,陈望道在1920年翻译的第一本汉语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出版后很快脱销。在研究与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同时,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出版面向工人的刊物。

——摘编自姜秀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视角,对材料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 . 有学者说,唐诗擅长“丰神情韵”,而宋诗重在“筋骨思理”。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印刷技术的发展B.工商市民阶层的兴起
C.社会思潮的变动D.重文轻武的统治政策
2020-05-30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北京市大兴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887年,士人何惠荃在《拟重纂海国图志凡例》中说:“(《海国图志》)各国沿革之始末,建置之永促,略焉弗详”,“国势之兴衰,岛屿之启辟……夷情之聚散,战舰之坚脆……三十年中一大变焉”,并言“是编专为办理洋务而纂”。据此可知,何氏重新编纂《海国图志》的原因是
①原书的部分内容不够详尽②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③试图为洋务运动提供助力④受到日本明治宪法的影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0-05-18更新 | 20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5月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4 . 科学的发展揭示了光与色的关系,一些画家为表达视觉的真实感受,主张到室外作画,力求用新的科学认识方法把视觉所感受到的自然丰富的色彩变化给予完美表达。下列作品体现了这一视觉艺术的是

A.《拾穗者》B.《自由引导人民》C.《日出·印象》D.《格尔尼卡》
5 . 关公崇拜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关公的原型是三国时期将领关羽,因忠义勇武而闻名;宋代以来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封关羽,其地位不断提高,拥有“帝君”“武圣”的称号;明清时期民间戏剧借助语言和表演进一步丰富了关公的形象与内涵。经过千百年来的历史沉淀,关公已由单纯的历史人物升华为中华民族的道德偶像和人格楷模。这种变化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C.正确评价了历史人物D.受祖先崇拜思想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元世祖忽必烈按照“敬授民时”的古语,将郭守敬等修订完成的历法取名为《授时历》,意思是指将历法付与百姓,使之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由此可知,《授时历》
A.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B.是我国施行最久的历法
C.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D.以现代的公历完全相同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妈祖文化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尊崇、信仰妈祖过程中遗留和传承下来的物质及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重要文化瑰宝之一。

材料一   妈祖信仰产生于宋朝,最初妈祖传说流传于福建湄洲及其附近地区,其神迹也以救助小规模落难民众和船只为主。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给事中路允迪出使高丽,由于“通贤神女”桅樯护使,返航平安,路允迪上奏宋廷,妈祖第一次取得恩赐“顺济”庙额,奠定了往后妈祖历次封号逐步提高的关键。从北宋宣和五年赐庙额“顺济”至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赐封号“显济”,前后达140年。到元代,开始以“天妃”晋封妈祖,还添加了“护国”、“庇民”的名号,这都是为庇护漕运而加封的。明朝对妈祖的褒封有2次,褒封的规格沿袭元朝,郑和七下西洋有遇险受到妈祖庇护而脱险的记载。清朝施琅收复台湾,完成了统一台湾的大业,这期间妈祖澎湖助战等传说不胫而走,康熙初封妈祖,雍正册封妈祖为“天后”,这是历史上官方对于妈祖的最高册封。

——据周金琰《妈祖是海洋精神的一面旗帜》

材料二2011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全国人大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既是乡土文化也是重要旅游资源的妈祖文化,是凝聚两岸同胞的一条纽带,要充分发挥其在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中的重要作用。”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也指出“妈祖文化就包含着海洋精神”。

——据王宏《传承妈祖文化弘扬海洋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至明清时期妈祖信仰的变化,并简述产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代倡导传承妈祖信仰的现实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学者将唐诗与宋诗的区别概括为“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君主喜好的改变
B.中枢权力重心的转移
C.传统经济政策的瓦解
D.社会思潮变动的影响
2019-05-20更新 | 1091次组卷 | 24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时“应考者寥寥”。1867年,仅有98人报名,录取30人,最终到馆只有10人。而1885年的招考异常顺利,报考者达394人,经初试、复试,最后录取到馆达108名。这一变化说明
A.教育救国成为社会共识B.民主科学思想已得到广泛传播
C.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D.“西用”思想的社会基础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发现”是指
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B.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普朗克的量子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