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3 道试题
1 . 编译了《四洲志》,并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是
A.魏源
B.林则徐
C.康有为
D.严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之花没有在中国结果,相反却在欧洲结出了划时代意义的果实。”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中国毫无意义
B.中国的古代文明是欧洲资本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
C.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D.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标志着欧洲近代化的开端
2019-01-03更新 | 856次组卷 | 40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灵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对君臣关系,黄宗羲作了独到的论述:君臣有共同的职责,都是为民谋利。顾炎武则作了全新的解释,君主及其各级官吏,不敢于百姓之上任意妄为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我享乐。这些主张
A.导致经世致用思想盛行
B.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C.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D.是对儒家思想精华的传承
2018-12-25更新 | 315次组卷 | 41卷引用:重庆市长寿区长寿区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徐继畲在1844年《瀛寰志略》手稿中,“英吉利”一节写了2429字,使用了21个“夷”字;而1849年最后辑著成的书稿中,这一节长达7620字,却没有使用一个“夷”字。这种变化最能反映当时
A.国人由鄙视西方转向崇洋
B.中国由朝贡体制转型为近代外交
C.中国传统的华夷观受冲击
D.统治者对西方的态度从对抗到和解
2018-12-25更新 | 143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王阳明在给他儿子的家信中说“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这反映出王阳明强调
A.修养本心
B.勤奋好学
C.格物致知
D.学以致用
2018-12-14更新 | 344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近代中国实业教育是伴随着洋务运动而兴起的,从“洋务教育”到“戊戌教育”,清政府在大、中、小学堂均未建立前率先创办各类实业学堂,但实业教育毕业生所学非所用的情况在当时非常普遍,被时人戏为“失业教育”,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工业发展缓慢B.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C.缺乏相应社会环境D.学习西方层次过浅
2018-11-29更新 | 651次组卷 | 26卷引用:重庆市长寿区长寿区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周、秦、唐、元)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微子受封”、“妇功”、“市井”、“司南”
政事堂、越窑、夜市、“士大夫画”
“腹里”、木活字、北曲、“赵体”
象郡、“直道”、灵渠、小篆
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
2018-11-07更新 | 2644次组卷 | 41卷引用: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
2018-11-07更新 | 5057次组卷 | 90卷引用:河北省辛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