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 ……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     
A.加重人民的负担B.实现了富国强兵
C.使北宋走向衰亡D.加强了社会管控
2023-10-05更新 | 737次组卷 | 95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秦国商鞅认为“强者必富,富者必强”,在分配社会剩余产品时,应重征赋税,尽量扩大国家所占有的份额。他主张“民弱则尊官,贫则重赏”,要想国强,就要使民在贫富之间运动。商鞅的主张(     
A.适应了兼并战争形势需要B.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思想
C.增强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D.冲击了贵族世卿世禄制
3 .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秦国变法“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爵位授予“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荣华。”此项措施(     
A.完全剥夺了贵族的特权
B.提高了秦国的军队战斗力
C.增加了秦国的财政收入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有识之士走上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一批维新志士,主张变革政治,宣传维新思想,抨击封建思想文化。这一事件史称(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清末“新政”D.民国宪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力推广汉语与汉字,把汉语作为官方语言予以确定,把汉字作为官方文字进行使用推广,禁止鲜卑语的使用。该做法
A.瓦解了士族阶层B.促进了经济发展
C.推动了民族交融D.激化了阶级矛盾
2022-01-21更新 | 391次组卷 | 19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材料评述的事件是
A.商鞅变法B.孝文帝改革C.庆历新政D.王安石变法
7 . “土地私有化的进行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增长,奖励军功有利于军队战斗力的提升,推行县制不仅使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掌控,更有利于减少贵族对财政的截留”。该材料探讨的是,商鞅变法
A.使统一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B.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C.满足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D.使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021-10-27更新 | 398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悉,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采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材料所反映的改革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
9 . 造成下图中1888-1894年日本工厂数量与蒸汽机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殖产兴业”政策B.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C.1889年国内宪法的颁布D.大化改新的推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
C.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D.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
2021-07-08更新 | 8847次组卷 | 133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