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1 . 梁启超称谭嗣同为“中国为国流血第一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注:左图中的文字:“望门投趾思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提取材料信息,对材料中的谭嗣同形象加以阐释。
2023-01-23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山东专用)01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公元前4世纪中期,商鞅在变法之初大声疾呼:“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这一呐喊,喊出了战国改革时代的最强音。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商鞅变法思想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从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从曾国藩到康有为,从李鸿章到孙中山,将近百年的演变和人物娓娓道来。蒋廷敲的《中国近代史》以中国的近代化为线索,认为“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关系到国家兴亡”,该书主要阐述了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代中国人所做的自强努力及其失败原因,进而提出“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

——-摘编自《中小学生必读丛书:中国近代史》推介


根据材料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论述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百年大变局,是指一个长时期的跨度,发生重要的影响巨大的变化。因此,对于百年大变局,要有历史的眼光,有大视野,有谋略。“大变局”从范畴方面说,可分为全球之变与中国之变;从领域方面说,可分为政治之变、经济之变与社会之变。20世纪是世界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看,大变局都是前所未有的。总的特点是:在世界秩序方面,世界建立了基本的国际关系秩序规则;在经济发展方面,世界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摘编自张蕴岭主编《百年大变局:世界与中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20世纪的世界大变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2-05-31更新 | 439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万载中学、宜春一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史料,完成任务

材料   近代中国虽然自鸦片战争以后就开始了社会转型,但是在整个晚清时期、由于统治者缺乏现代意识,缺乏足够的领导改革和促进社会全面转型的能力,致使社会各个结构的变化并不是互相协调和配套发展的,政治体制转型的滞后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瓶颈。事实证明,清朝统治者已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阻力。在这种局面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突破了社会转型中最坚固的环节:政治制度改革,促使政治结构迅速完成了转换过程。自此,中国进入政府主导下的主动现代化时期,从而使社会转型所需要的新结构得到发展与壮大,社会转型的速度明显加快。

——摘编自朱英主编《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6 . 以下材料是对20世纪70-80年代“中国偶像”的描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陈景润:19781月,《人民文学》第1期发表了著名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讲述了中科院数学所青年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引发了极其强烈的反响。陈景润成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最令人崇敬的人物之一。

中国女排:198111月,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冠军,后又获得五个世界冠军。她们身上所体现出精神被称为“女排精神”。

战斗英雄:1979217日,中国边防部队进行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和英雄群体,成为爱国主义的重要象征。

张海迪:张海迪五岁时高位截瘫,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知识,并学习针灸,在当地行医。198337日,团中央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光荣称号,并作出向她学习的决定。张海迪被誉为“八十年代新雷锋”“当代保尔”。

港台名星:以周润发、张明敏、邓丽君等人为代表,特别是邓丽君,她以柔美甜蜜的曲风风靡一时。

——据李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等摘编


围绕“中国偶像”主题,从以上材料中选择两则以上的信息,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合理选择两则以上信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7 .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在风雨中砥砺前行,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如表:改革开放大事记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988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92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
1997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1997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01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2008北京奥运会中国航天员首次在太空行走
2010上海世博会
2012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服役
2013“一带一路”倡议
2015中国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
201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7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以“辉煌四十年”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表是某位同学整理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种经济成分比重变化表,从材料中分别提取一条正确的历史数据和一条错误的历史数据,再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论证。(要求: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2-0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习近平主席在2014929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曾说“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进一步强调:“我国历史上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伴随着民族交融的历程。


结合所学知识,请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题,选取2-3个时期中华民族交融的史实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关于近代中国的民权问题,《时务报》……大胆地、直白地在报刊上呼吁“民权”,要求在中国设立议院,从而使得“民权”一词在维新时期成为使用最频繁的词汇之一。如何“兴民权”,《时务报》提出了两套方案:一套是从上至下的“兴民权”的方案,即开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让士绅能够参与政治决策;一套是自下而上的“兴民权”的方案,即强调“开民智”,从学校、学会、科举等方面进行社会改革,为政治改革造就人才,为设议院创造条件,最终达到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目的。

围绕着《时务报》倡导的“民权”,有来自读者的热烈表扬,有保守官绅文辞激烈的批评,还有来自维新知识分子阵营抱有担忧的劝阻,不论是表扬、批评还是劝阻,《时务报》对民权的第一声呼出,可以说加速了民主思想在维新时期的迅速发展。

——摘编自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时务报》关于近代中国民权问题的宣传提炼一个观点,并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