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科举制实行复试、殿试制,以及考官锁院制,推广世家子弟、考官亲属的别试避嫌法,推行封弥、誊录法。无论是官宦子弟,还是庶族地主、殷富农民、工商子弟,凡是"稍具文墨"的读书人,都可以应举入仕。唐代科举考试录取后,只取得做官的资格,还须经吏部考试合格后搜予官职。而宋代进士录取后,不仅可以直接授官,而且升迁迅速,“第名前列者,或不十年而至公辅","名公臣卿皆由此选"。两宋通过科举共取士115427人,平均每年361人,约为唐代的取士人数的5倍。

——摘编自郭学信《士与官僚的合流:宋代士大夫文官政治的确立》一

材料二   18世纪,西方人对科举的了解更为全面,用法文和英文出版的谈及科举制的书籍出版量很大,就连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一代哲人对中国政治制度也赞扬有加。到19世纪,尤其是中英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在西方人眼中已不再神秘,声望一落千丈,一切都落后原始,但惟独科举制例外。当时,欧美各国文职官员的选用实行政党分肥制,导致任用私人带来结构性的贪污腐败,使各种无能之辈充斥于政府之中,因政党更迭而大批撤换行政官员还会引起周期性的政治震荡和工作连续性的中断。1884年,英国人密迪乐指出,“强有力的证据表明科举考试制度的优点和中国政府的榜样已导致了欧洲和美洲一些最开明的国家采用这种方法以提高其文官的效率。"这是在英国于1855年试行并于1870年全面推行文官考试,以及美国于1883年开始采用文官考试制度后做出的评论。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时期科举制的发展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欧美国家学习效仿中国科举制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周时国人有参与议论国事的权利,甚至对国君废立、贵族争端仲裁等有相当的权利。 周厉王打破传统的听政程序,禁止国人议论、监督王政。最终,公元前841年发生了西周 首都镐京以平民为主体的暴动,厉王“流于彘”。西周“国人暴动”反映了(     
A.土地国有制逐步走向解体B.周朝国人具有较高政治素养
C.王权强化受制于传统体制D.周朝中央实行集体议政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商至秦汉,现有文献记录到的大瘟疫如下:商代仅记录到河南2次;周代记录到陕西5次,山东、河北各1次;秦汉记录到浙江、河南、湖北各3次,安徽2 次,山东、江苏、江西、山西、湖南、贵州、广东、内蒙古各1次。对大瘟疫的记录情况表明,商至秦汉(     
A.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B.大瘟疫从中原向南方扩散
C.大瘟疫发生频率逐渐加快D.中原人口不断向周边迁移
2023-01-14更新 | 769次组卷 | 73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战国后期,荀子到秦国访问,讲述观感时说到“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梏。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材料体现了秦国的统一是因为(     )
A.秦王雄才大略招贤纳士锐意改革B.良好吏治为其统一发挥重要作用
C.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D.秦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2022-12-28更新 | 568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6 . 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辅佐皇帝,参与决策B.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D.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2022-12-05更新 | 891次组卷 | 17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东辰国际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隋唐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据毛汉光统计,当时以科举出身者而言,69%为士族,13%为小姓,寒士占18%。这说明(     
A.隋唐时期的政治仍有贵族政治的特点B.隋唐时期的科举不再看重出身门第
C.隋唐时期的科举实现了社会的平等D.隋唐时期,教育得到大范围的普及
2022-11-26更新 | 904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三台县塔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补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周朝时确立了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因“谥号”的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而废除谥法。秦始皇的这一做法体现了(     
A.文化统一B.以法治国C.皇位世袭D.皇帝独尊
2022-11-16更新 | 235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中国大事记(部分)

时间(朝代)

事件

公元前356年

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公元前140—前87年(西汉时期)

汉武帝在经济政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9—23年(王莽新朝时期)

王莽推行一系列改革

490—499年(北魏时期)

北魏孝文帝改革

604—618年(隋炀帝时期)

始建进士科,创立科举制

780年(唐德宗时期)

实行两税法

927—997年(宋太祖太宗时期)

实行崇文抑武政策

927—947年(辽太宗时期)

推行“因俗而治”设置南面官和北面官

1069年(北宋时期)

王安石变法

1271—1294年(元世祖时期)

实行行省制度


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围绕“改革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提出一个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周时期,婚姻制度已经非常完善。周公制礼便将夫一妻多妾的嫡庶体制制度化,强调身份的重要性,正如《礼记·内则》所说“聘则为妻,奔则为妾”,聘娶婚被看成婚姻的唯一合法程序。这一制度(   
A.强化了中央集权B.增强权力继承稳定性
C.形成政权与族权的结合D.降低了女性的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