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朝科举制有如下规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别头

考生若与考官有亲戚关系,则别置考场考试

弥封

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家世等封贴,以免考官徇私

誊录

重新誊写考生考卷,以免考官认识笔迹

锁院

知贡举者受任后,锁居贡院与外界隔离直至考试结束


A.参考人员多B.考试规程渐趋严密
C.选拔方式多样D.防弊措施流于形式
2019-12-22更新 | 290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9年江苏扬州高邮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汉高祖刘邦想废太子(吕后所生长子,即汉惠帝刘盈)而立戚姬之子赵王如意为新太子。太子太傅叔孙通不但称历史上晋献公因废太子导致晋国乱政数十年,而且以死相谏。叔孙通极力反对汉高祖废太子的主要原因是
A.维护宗法继承制度B.坚守太子太傅辅佐之职责
C.极力维护吕后尊严D.根除影响政权稳定的隐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最“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核心元素是
A.考试选拔
B.公平竞争
C.注重文化
D.传播儒学
2019-11-08更新 | 303次组卷 | 67卷引用:2016届江苏宿迁沭阳国际校高三(高补班)上期初考试历史卷
4 . 古代中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谚语盛行,农村家族组织历经几千年而牢不可破,异姓间的互相排斥,宗族、村寨间的仇杀、械斗频发,这些均根源于
A.社会宗法观念
B.血缘亲族团结
C.封建观念盛行
D.散漫自私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说道,万历皇帝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以司礼监太监对其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荒诞奇迹”。这种现象表明
A.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B.君权至上出现问题
C.中央集权遭到破坏
D.内阁权力至上

6 . “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A.青铜兵器B.铁制农具C.皇帝宝座D.祖先牌位
2019-07-16更新 | 720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5届江苏扬州市扬州中学高三8月开学考历史试卷
7 . 《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材料主要表明当时
A.“礼崩乐坏”局面开始出现
B.诸侯国争霸战争接连不断
C.国家政治秩序受到严重挑战
D.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
8 . 据《荀子·儒效》载:“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由此可见周朝
A.神权与王权相互结合
B.以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C.王权受到诸侯国限制
D.周天子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日本著名学者内藤湖南发现:“(唐朝)天子对臣下的奏章批示时,所用的文件,都很友好温和,决不用命令的口吻。然而到了明清时代的批文,就完全使用对仆从一样的粗鲁的词语,成了命令。”材料折射了
A.儒家思想兴起
B.封建主义兴起
C.君主专制加强
D.中央集权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汉代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打击产生了两个副产品:一个是强化了郡县制,另一个是产生了新的选官制度——察举制。这主要说明
A.血缘政治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B.汉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
C.地方割据势力促进社会转型
D.地方势力决定集权的发展
2019-03-10更新 | 1501次组卷 | 3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