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周王的常备军远不及殷商军队的规模,而西周的版图比殷商还要大得多,……在当时的奴隶制度下,生产力很低,国力十分有限,不仅不可能供养更多的常备军,甚至也没有能力支付成千上万官员的薪俸,再加上交通闭塞,要建立一个国王直接统治方圆数千里的大王国,是不可能的事。”材料强调的是
A.分封制使周的文化形式覆盖整个疆域
B.周初的分封深受当时社会状况的影响
C.分封制削弱了周王室对国土的控制力
D.地理环境决定了西周只能实行分封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
A.推行分封制
B.设立郡县制
C.废除郡县制
D.废除行省制
2019-08-10更新 | 187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3届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三回头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史书记载:“武帝元封五年,初分十三州,假刺史印级,有常治所。常以秋分行部,御史为驾四封乘传。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注:六方面的职责)。”据此可知,刺史
A.管理地方事务
B.无固定治所
C.监察地方郡国
D.受丞相制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秦以后的中国历代王朝大都试图削弱相权,直到明太祖朱元璋,终于废除丞相,亲自统领作为执行机关的六部,但是没过多久又召集殿阁大学士辅政,并在明成祖朱棣时形成了新的辅政机构——内阁。一废一立反映的本质是
A.避免相权威胁皇权
B.发挥大臣辅政作用
C.地方权力收归中央
D.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左传》记载,鲁成公与晋侯朝拜周简王,会同刘康公、成肃公准备共同伐秦的时候,刘康公对成肃公在社庙接受祭品时失礼不敬的行为强烈不满,他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由此推断当时的情况是
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B.君主直接控制地方
C.分封制已彻底瓦解
D.宗法制受到了挑战
2019-02-03更新 | 1028次组卷 | 17卷引用:浙江省东阳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2019-01-30更新 | 2196次组卷 | 245卷引用:2013届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三回头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史载明代内阁“掌献体可否,率陈规海,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清代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屈指,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这说明两者都
①协助皇帝处理国政②代行丞相职权,正式统率六部
③防止大臣专权,强化君主专制④扩大了统治基础
A.①②B.①③④C.①③D.②③④
2019-01-30更新 | 680次组卷 | 38卷引用:浙江省桐乡市2019届高三选考模拟历史试题
8 . 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A.地方无选举权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察举制的弊端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2019-01-30更新 | 4685次组卷 | 127卷引用:2016届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9 . 公元前214年,秦平定了岭南并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观察下图,其中南海郡位于
   
A.B.C.D.
2018-12-18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左传》记载“(齐国大夫庆封)奔吴,吴句余(吴国君主)予之朱方(吴邑)。聚其族焉而居之,富于其旧。”这主要反映了
A.受封土地是建立宗族的条件
B.宗法关系是推行分封制的基础
C.分封强化了宗族内部的等级
D.国君直接掌握封国土地和人口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