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内阁最初是皇帝的秘书顾问机构,在“大礼议”之前,其权力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至正嘉之际,皇权虚空,事实上形成了以内阁为核心的、强有力的官僚行政系统,内阁权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此基础上,杨廷和内阁带领官僚行政系统在“大礼议”中与世宗皇帝争礼。然而,伴随着议礼的深入发展,内阁权力以嘉靖三年杨廷和的离任为转折点,相对于皇权由强变弱,而皇权却由弱到强。

——摘编自陈超《明代“大礼议”前后的内阁体势变化》

材料二 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南京临时政府确立的内阁制,是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南京临时政府对最初实行的政治制度的探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内阁制相对于总统制而言,最显著的优点是国家元首在表面上虽然拥有很大的权力,但这一切都是虚设的,这样一来,国家元首就无法进行个人专制独裁;同时,国会或内阁的任何一方也都不能形成国会议员专制或内阁首脑专制的局面。从袁世凯倒行逆施的反民主活动中就可以看出南京临时政府弃总统制不用而实行内阁制的正确性。

——摘编自百度文库《浅析南京临时政府内阁制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代内阁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南京临时政府民主政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浅析临时政府设立内阁制的作用。
(3)根据上述材料,比较明代内阁制与南京临时政府责任内阁制的相同点。
2022-03-02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义龙新区(包含顶效镇)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下图所示为秦朝形势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秦朝
A.君主专制主义色彩浓厚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活跃
C.国家建设取得突出成就D.官僚政治逐渐走向成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柳宗元认为:“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柳宗元肯定分封制的进步作用
B.柳宗元极力反对郡县制的实施
C.柳宗元肯定了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的意义
D.柳宗元认为秦成功之处在于家天下的实行
2022-02-21更新 | 409次组卷 | 19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到“从后来的历史看,中国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文字,而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文字。这种统一文字由于中国文字所具有的性质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黏合剂。”据材料,以下对秦朝历史理解最恰当的是
A.秦朝结束了数百年的战乱动荡
B.秦朝的统一顺应了民心,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改革
C.秦的统一和秦统一文字都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D.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
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B.监察体系的改进
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D.察举制度的实施
2021-06-13更新 | 16041次组卷 | 120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顶效开发区顶兴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唐代谏官工作形式多样,负责谏正皇帝及中央政策。拾遗和补阙都是谏官,白居易就做过左拾遗,当时讽喻诗也具有谏言性质。上述现象反映了
A.统治者的治国理念开明B.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C.社会经济的全面繁荣D.文人的社会地位较高
8 . 北宋前期的中书宰执,一般每日卯时(约6时)开始工作,直至未时(约14时)方才下班归第,工作时间约8小时。按照治事地点、工作方式的不同,他们一天的工作安排又分为待漏院候对、升殿奏事、中书聚厅集议、分厅治事、再次聚厅五个阶段,次序井然,节奏紧凑。这反映了宋代
A.中枢机构效率低下B.宰执日常工作烦琐
C.行政管理水平较高D.分割事权加强皇权
10 . 有学者统计了《旧唐书》《新唐书》记载的唐代1840名官员的入仕出身情况如下表。据此可知,
唐前期唐后期
科举27.8%43%
门荫、军功15.2%27%
A.促使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B.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C.彻底消除世家大族的政治特权D.令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平公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