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位。这标志着(       
A.国家取代了部落B.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C.部落取代了氏族D.铁器取代了青铜器
2 . 周朝有同姓贵族之间不得联姻的规定,故周王室主要与异姓诸侯联姻,这些诸侯国被称为“甥舅之国”。“甥舅之国”的出现(       
A.推动了“家天下”局面的形成B.扩大了宗法关系,巩固了统治
C.强化了部落血缘贵族统治D.强化了周天子的专制权力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制度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任何制度的产生都有其必然性也就是它的合理性,而政治制度的革新又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以及郡县制比分封制的进步性所在。

材料二   隋唐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其一是体制方面,其二是组织层面。

(2)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三   古希腊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滥觞,雅典城邦民主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结合所学知识客观评价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4 . 《礼记·礼运》称禹以前为“大同”之世,禹以后为“小康”之世。前者的特点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后者的特点是“天下为私,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体现这一转变的是
A.郡县制替代分封制B.世袭制替代禅让制
C.封建制替代奴隶制D.官僚制替代宗法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2020-07-09更新 | 11326次组卷 | 63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青苗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A.通过分封同姓诸侯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B.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强化王权
C.通过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早期政治制度来巩固统治秩序
D.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A.巩固了西周的统治B.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C.扩大了西周的疆域D.促成了统一民族的形成
2018-06-03更新 | 292次组卷 | 23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说:“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A.分封的诸侯大多为同姓子弟
B.诸侯有为天子镇守疆土义务
C.实行宗法制以维护国家统治
D.通过封侯建国抵御异族侵扰
9 .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可见西周分封的主体是
A.功臣B.同姓王族C.先代贵族D.士大夫
10 . 家谱是记载某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中国古代与此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郡县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