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022-07-08更新 | 6643次组卷 | 258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在西周分封制下,周王室分封宗亲贵族,天子不仅有着授民授疆土以及论功赏赐诸侯的职分,而且还利用“互惠原则”以“仪式性场合中的表达性礼物馈赠”来换取诸侯们的绝对忠诚,从而更好地完成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这反映了西周(     
A.宗法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B.国家治理的集权特色凸显
C.利用利益分配来维系王室统治D.政治统治基础的不断扩大
3 . 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特点包括(     
①发源于大江、大河流域,尤其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②分布广泛,并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以中原为核心的方向发展;
③以血缘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神权色彩浓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7-07更新 | 930次组卷 | 30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这种建筑布局(     
A.利于邻里和睦B.受宗法影响C.体现宗教色彩D.突出皇权至上
2022-07-06更新 | 1720次组卷 | 73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顶峰美术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如图是西周早期青铜斧,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器上铸铭文“康侯”(周武王同母弟姬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同姓贵族是西周分封的对象B.青铜斧体现王权与神权的结合
C.汉字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D.礼乐制度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
6 . 《礼记·王制》说:“大国之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西周对“卿”的任命与派遣
A.能够实现对地方的直接管理B.实现了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
C.有利于对诸侯的控制和管理D.突破了宗法血缘关系的束缚
2022-05-21更新 | 825次组卷 | 17卷引用:安徽省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考古资料表明,西周至春秋早期,各诸侯国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与周王朝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此现象说明
A.工商食官制实现了标准化器物生产B.周王以赏赐青铜器物笼络诸侯
C.宗法制注重同族文化的延承性D.分封制推动了中原文化的传播
2022-05-21更新 | 311次组卷 | 34卷引用:安徽省定远县定远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盖天子、诸侯者,有土之君也。有土之君,不传子、不立嫡,则无以弭天下之争;卿、大夫、士者,图事之臣也,不任贤,无以治天下之事”。该材料表明殷周制度中(     
A.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混乱现象B.家国同构的政治特色
C.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等级关系D.世袭和选贤的一致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A.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B.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
C.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D.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
2022-05-06更新 | 1098次组卷 | 7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炉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10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彼封建者,更占圣王尧、舜、再、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封建,非圣人意也……德又大者,诸侯之列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封。”据此可知,柳宗元认为分封制
A.是古人所处客观形势发展使然B.根本取决于圣人的个人意志
C.是国家由松散走向紧密的关键D.使周王处于天下共主的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