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0 道试题
1 . 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一统“天下”,称帝建立汉朝,遵循周朝宗法制的原则,他应立下面哪个孩子为太子,作为帝位的法定继承人
选项姓名性别年龄生母姓名及身份在诸子中的特点
A刘肥20岁曹氏,刘邦反秦前在家乡的情妇最年长且最贤能
B刘元12岁吕雉,刘邦结发之妻,现封为皇后人缘最好
C刘盈10岁也是吕雉,同上行柔弱善良
D刘如意3岁戚懿,刘邦最受宠的妃子最受父亲宠爱

A.AB.BC.CD.D
2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其卓绝在上不与士民等夷者,独天子一人耳。天子以秉政劳民贵……尝试计之,人主独贵者,政亦独制。
——章炳麟
材料二 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第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政府规定州郡直属中央,在州郡之下设置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单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安抚使除外。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中的“不与士民等夷者”体现的是哪一观念?这里的“独制”什么时候确立?
(2)材料二中所说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具体说明该制度与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的进步性。
(3)材料三中的地方官制有何显著特点?该设置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3 .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家”和“国”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中,对这种家国一体的政治造成冲击的有(        
①宗法制;                    ②郡县制;
③三省六部制;             ④科举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 . 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 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听不能尽属于天子。故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强。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由此可知春秋时期(        
A.分封制完全被县邑制取代
B.中央集权雏形开始出现
C.各级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
D.天子不再直接统治臣民
5 . 族谱是分封制、宗法制影响后世的表现之一。族谱除记载全族的户口、婚配和血缘关系外,还记载家族的规约训诫、修谱凡例义则、各类合同契约文书等;一些较详的族谱,还记载有家族历代的重大事件、与外界的纠纷、可嘉奖的人物、科举出仕以及义行节烈等。由此可见,修族谱的动机是(     
A.溯渊源,分疏亲,序尊卑,扬名声
B.化弱小为强大,众志成城
C.褒扬贞妇烈女
D.让族人同享功成名就或能光宗耀祖之人之光
6 . 《吕氏春秋•宰分览•慎势》言:“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这表明宗法制的目的是
A.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B.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
C.消除诸子矛盾
D.实现中央集权
7 . 据史载:微子开(因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故改“启”为“开”),是殷朝帝乙的长子,帝纣的庶兄。纣王即位后,统治黑暗、残暴。……周武王伐纣克殷后,微子便手持祭器……,拿着茅草,跪在地上前行向武王谢罪求告。茅草是祭祀时沾酒用的,交出茅草,表示交出祭祀权,真心投降。……周封微子启于宋地,建立宋国,管理商族遗民,奉守商人宗祀……公元前286年,宋亡后其子孙,以原国名为姓氏,就是宋氏。分析该史料所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有:
①殷商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可能已确立
②只有王族才能分封建国,诸侯国对中国百家姓的形成影响巨大
③避讳制度反映了后世君主专制加强对思想文化的影响
④神权与王权结合是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重要象征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2015-03-04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东潍坊市第一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8 . 学者黄中业指出,“分封”一词源于《左传》指的是周初“封建亲戚,以屏宗周”。分封一词的“分”字,是说受封的诸侯是由西周中央王朝分出去的…。“封建”一词的“建",是说由周王室派出的受封者所建立的是国家。这说明西周分封制
A.否认诸侯国对周王的隶属关系
B.使诸侯国彻底独立于周王室
C.肯定诸侯国是周王室的臣属地
D.主张建立若干独立的诸侯国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4月5日,是中国传统的清明节,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主要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这可能与哪一政治制度关系密切
A.宗法制B.分封制
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一中,从图一、图二到图三表明我国古代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管理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北宋王朝建立以后,吸取汉唐的历史经验,为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防止地方割据,采取了一系列以分权和制衡为中心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改革措施。
——屈超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11期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有哪些“历史经验”?列举北宋“在以分权和制衡为中心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中采取的改革措施。
材料三行省是元代开始设置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中国政治制度史》
(3)根据材料三归纳元朝行省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设置行省的积极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秦、汉、宋三代在地方管理上共同的趋向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2013-12-25更新 | 7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山东省郯城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