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0 道试题
1 .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皇帝制D.世袭制和行省制
2016-11-18更新 | 1269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2-201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 . 材料一 “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摘自《王国维遗书》之《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国,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为得也。……  
——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元朔二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以推恩将自己封地分给子弟,由皇帝制定封号。以此从王国里分出许多侯国。侯国列侯只能衣食租税,不能过问政治。  
——摘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I》
材料四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哪两种政治制度?依材料指出两者这之间的关系 
(2)材料二反映了秦朝的哪种政治制度?依据材料说说这种制度的作用。  
(3)材料三中的汉武帝为何颁布“推恩令”? 
(4)材料四中唐朝的三省的职能分别是什么?
2016-11-18更新 | 8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东汶上二中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模块检测历史试卷
3 . 从以下中国古籍出现的人名中,你认为能体现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什么观念?
刘敬先、殷孝祖(《宋书》),蔡兴宗、崔祖思(《南史》),郑严祖、裴安祖(《北史》),张茂宗、延宗(《新唐书》),洪兴祖、冯继业(《宋史》),何荣祖、韩显宗(《元史》),汤显祖、严世藩(《明史》),史念祖、杨光先(《清史稿》)。
A.等级观念B.宗法观念C.法治观念D.辈分观念
4 . 据史籍记载:帝乙的长子微子启生在“微”,封为子爵,名启;因启的母亲身微,非正妻,因此启虽为长子却不能承袭帝位。帝乙的小儿子辛(纣王),因其母是正宫,嫡出,故继承了殷商的帝位。这说明
A.殷商后期实行兄终弟及制B.殷商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
C.殷商实行“传长不传贤”D.殷商时期宗法与分封互为表里
5 . 《荀子•效儒》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从史料看西周分封的主体是(   
A.同姓亲族B.功臣C.先代贵族D.姻亲
2016-11-18更新 | 8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东省临清三中高一上学期第四次学分认定测试历史试卷
6 . 2006年4月19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福建省漳州龙海马崎村举行了盛大的祭祖仪式。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井田制
2016-11-18更新 | 1200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第九中学2017-2018学年历史必修一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练习题
7 . 秦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据此回答秦始皇批评的制度是
A.井田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宗法制
8 . 与下图紧密联系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2016-11-18更新 | 2914次组卷 | 6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四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商周时期就确立了先进的政治制度。下列关于中国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皇权至上
②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③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④深受宗法等级观念的影响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