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长子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庶子也可参加财产分配;到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的趋势是
A.嫡长子权力日益衰落
B.家庭成员关系趋于平等
C.封建家长制下家长的权力日益巩固
D.传统家庭观念解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文献记载,远古时期天地相通、民神杂糅,人人皆可通过占卜祭祀沟通天神。五帝之一的颛顼“绝地天通”,把沟通神灵、祭祀天地的特权统归于专职巫师,其他人不能参与。这一变化
A.推动了早期国家的形成B.成为了阶级分化的源头
C.导致了神权王权的分离D.促成了专制统治的建立
3 . 商朝最高统治者常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往往通过占卜来决定。到了西周,统治者认为天命是不可靠的,民心向背才是根本。这一变化
A.适应了王权统治的需要
B.提高了下层民众的政治地位
C.促进了等级制度的形成
D.使王权摆脱了宗教神权控制
2019-10-2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东方市琼西中学2018年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
2019-01-30更新 | 2650次组卷 | 7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所谓“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门科目的教育。夏商之时,乐在当时是排在首位礼是排在从属的位置。到了周代,形成了以礼为首。这一变化凸显出西周的教育
A.以平民教育为主要形式
B.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
C.以规范奴隶行为为核心
D.以维护宗法制度为目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