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0 道试题
1 . 以下各项正确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机构沿革的是
A.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
B.中外朝制→郡县制→二府三司制→设立军机处
C.三公九卿制→郡国并行制→设立内阁→二府三司制
D.三省六部制→中外朝制→行省制→郡县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戮之,而民已敝矣。”这表明(  )
A.科举导致百姓贫困B.科举有利于选拔人才
C.唐太宗反对科举制D.人才选拔要德才兼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西方学者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说:“唐代科举制是作为中国文明伟大成就之一的量才录用的文官制度的真正开端。”作者对中国的科举制度给予肯定是因为它(     
A.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B.考试选拔官员更为公正
C.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D.打破了贵族的特权垄断
2022-02-10更新 | 330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21-22高一上·浙江丽水·期末
名校
4 . 封泥是古代信函文书封缄的实物遗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下图为汉代“扬州刺史”封泥,在下列研究主题中,它最适合用来研究中国古代的
A.选官制度B.监察制度C.赋税制度D.军事制度
5 .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地方行政示意图(部分)。该时期
A.地方实行南北面官制B.山东归中央直接管辖
C.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D.中书省是地方常设机构
6 . 某学者在论述中国古代某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时说:“(该制度)是中央侵入了地方。”并进一步指出,当时的地方政府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由此可知,该学者所述制度应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督抚制
7 .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这一主张的主要用意是
A.使庶子获得封地B.突显统治者恩德
C.强化中央集权D.瓦解旧土地制度
2022-01-27更新 | 597次组卷 | 37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宋太宗时期,有宰相九人,但在实际政治运作过程中,有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等五十多人参与这个宰相群体。这一做法旨在
A.强化集体议事制度B.分事权以相互牵制
C.削相权以强化君权D.践行重文轻武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从地理形势上看,元代湖广行省的归州西扼长江三峡,遏制四川行省。同时,又犹如打入江北河南行省的楔子,使其不能独据长江北岸之险。由此可见,元代行省划界旨在
A.便利民族交流B.巩固封建国家大一统
C.发展交通运输D.推动南北经济的互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唐朝门下省的职能为“凡百官奏钞(文书),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由此可知,门下省的设置
A.导致皇权受到了威胁B.形成了民主决策机制
C.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D.抑制了门阀士族发展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