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5 道试题
1 . 宋初,曾令诸郡毁废城垣,各地被迫或自发毁弃城壁的现象较普遍,导致许多府州县治所城市长期没有城郭,或虽有旧城而长年不加修理,使其自然废弃。这种不提倡内地州县筑城的政策,基本上延续了整个宋代。宋的这一做法
A.旨在加强中央集权B.促使市坊制度的瓦解
C.造成地方秩序混乱D.践行了无为而治思想
2022-04-13更新 | 609次组卷 | 8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列制度具有打击世家大族、促进社会公平重要作用的是
A.九品中正制B.察举制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代察举制度,既有“以德取人”的因素,也有“以能取人”“以文取人”的因素。士人习经术文法于家,在具备了基本知识技能,并获得舆论对其人品的好评之后,然后仕郡县为佐吏掾属;由之获得基层吏务经验之后,才能以功次吏能得到察举。举至中央,则有经术、笺奏之试加以检验,然后方得授官;但所授又非职事官,而是入三署宿卫为郎,“以观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过程。此后再经一次选拔,方能“出宰百里”“典城牧民”。……而科举制却是“以文取人”而不及其余的。虽然设置上有“取之以文”后“课之以能”之意,但设想绝不可能完全成为现实,二者间仍然时时表现出抵悟不合之处。众多士子在狭窄的考试一途上竞争拼搏,不得不竭尽心智揣摩辞章苦诵经疏,精力才华为之耗尽,浮华迂腐之性因之而成。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2-04-10更新 | 562次组卷 | 8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某学者统计:唐朝290年中,科举共取进士6603人。在两宋316年中,完全依靠考试成绩的进士达4.3万人,宋代共有135位宰相,其中90%以上系科举出身。该材料说明宋朝
A.基本实现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目的B.宰相完全把持朝政
C.科举制度促进社会阶层的有序流动D.政府行政效率较高
2022-04-09更新 | 242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唐以后,世族门阀的力量逐渐蜕化,中国社会自此完成了从世族形态到士绅形态的转型。所谓“富贵不过三代”,确实是唐宋之后的景象,是对平民社会的一种另类描述。由此可知
A.科举制推动世族门阀衰落B.唐宋之后平民占社会主导地位
C.科举制体现公平公正原则D.世族门阀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6 . 《元史》述:“也先不花,蒙古族人。至元二十三年担任云南行省平章,大德二年(1298年)首次迁任湖广行省平章,八年迁河南行省平章,九年进拜湖广行省左丞相。”材料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A.元朝首创行省制B.元朝推行省官互迁制
C.蒙古人的地位高D.元朝行省长官权力大
7 . 北宋皇帝的指令,不论事情的巨细,原则上都要经过二府,否则不能施行;如果不经二府,直接由内官颁出,承受官署可以“执奏”,亦可加以抵制。这反映的实质是
A.二府已成为北宋的中枢机构B.北宋中央行政遵循一定程序
C.北宋建立严密中央决策系统D.君主专制受决策机构的制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魏晋时期,官员荐举之责由中正官负责,州郡县的中正官大都由世家担任,他们在品评人物时不看才德而重门第,他们甚至根据族谱决定取舍。这表明
A.社会阶层流动已被禁绝B.中正官大多数徇私舞弊
C.察举制度不再适应需求D.门阀政治影响官员选拔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材料二   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据材料一,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
(2)据材料二,说明元行省制与秦地方行政制度进行对比,行省制“优”在何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对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最大创举。
10 . 藩镇是唐朝至关重要的军事要地,藩镇的统帅即为节度使,节度使不仅手握重兵,同时还兼管管理屯田的营田使及管理军需的支度使。天宝年间之后,又获得了对道采访使(监督州县)的掌管权力。这些现象(    
A.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B.标志着郡县制度的彻底废除
C.必然导致唐朝灭亡D.表明中央集权制度面临危机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