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2 . “孝”作为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维护家庭和睦、社会安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与“孝”这种传统美德的形成关系最为密切的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宗法制
3 . 商周时期,城市的建设是先把与祖先有直系血统关系的子弟聚集在宗庙近旁的王室区,然后再把其他的同祖、同宗之子弟由宗庙中心散布到外围区域。这一现象反映出
A.古代城市功能划分明显
B.城邑布局体现王权至上
C.宗法观念影响社会生活
D.家族经济决定政治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对西周制度概括的是
A.宗法制度,天下归嫡
B.分封制度,天下归帝
C.井田制度,天下归私
D.礼乐制度,天下归贤
5 . 西周宗法制下唯大宗才能传宗继统,宗子与庶子有质的区别;后世王朝宣扬“君权神授”,皇帝自称天子,承天继统;三国演义中强调刘备是汉宗室之后,蜀汉是正统。从制度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现象的本质都
A.体现了对王位传承的重视
B.为王位继承披上神秘色彩
C.强调了政治统治的合法性
D.根植于封建社会经济基础
2019-05-14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贵州省遵义市五校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6 . 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人那样,位于个人名字之后,从上述现象可以看出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
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
2019-05-04更新 | 142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6-2017年贵州遵义四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
2019-01-30更新 | 2651次组卷 | 71卷引用:2015-2016学年贵州遵义航天高中高二下期中文综历史卷
8 .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近年,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这种习俗源自( )
A.宗法制B.禅让制
C.分封制D.郡县制
2019-01-30更新 | 201次组卷 | 3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下列选项不能反映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2019-01-30更新 | 2827次组卷 | 9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2019-01-30更新 | 1750次组卷 | 95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