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图为史籍中关于唐代官员的出身的详细统计(单位:人)。据图中信息可得出的结论是,唐代
A.科举制只是九品中正制的翻版B.科举制并没有真正实施
C.出身门第依然是选官重要标准D.科举制为选拔士族而立
2 . 唐朝进士及第,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不能直接为官,要想步入仕途,还得通过吏部选官考试。吏部选官标准有四条:“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由此可知,唐代
A.考试程序更加严谨B.吏部选拔了最为优秀的官吏
C.选拔官员途径多元D.政府对官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初,清朝统治者在欧风美雨和坚船利炮的冲击之下已风雨飘摇,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也穷途末路。为了推广新学、兴办学堂,清政府不得不于1905年废止科举制。随后,八股科举被看作是和鸦片、缠足等同等落后丑恶的东西,为人们所唾弃。在中国人多对科举加以批评的20世纪20年代,早年便出洋且长期接受西方教育的孙中山说出的话石破天惊:“现在欧美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中最古最好的制度。”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制时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


根据材料,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鲜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4 . 如表所示为两汉孝廉家世统计情况。由此可知,两汉时期
家世情况官贵富豪平民贫民
人数128112916
百分比69.6%6%15.7%8.7%

A.察举制走向鼎盛B.世家大族势力强大
C.中央垄断选官权D.官员考核流于形式
2021-10-11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论及中国古代某一制度,有学者指出:“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这一“制度”
A.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B.以官举士,百姓不得从中参与
C.有利于防止官员贪污腐败D.破除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江苏有一显赫家族,他们珍藏着当地官员前来恭贺其祖先时赠送的条幅,上写着:“少年才俊光宗耀祖,天子门生惠及乡邻”。这副对联提到的“少年”可能(   
A.因门第显赫而在“乡举里选”中脱颖而出
B.通过科举考试“状元及第”
C.因少年成名而备受中正官青睐
D.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唐朝盛行“干谒”之风,包括李白、杜甫、白居易在内的许多文人为寻求入仕门径向当朝权贵或社会名流呈献诗文,展示才华与抱负而获得举荐。这一风气
A.打破了门阀对仕途的垄断B.受汉魏时期选官制的影响
C.成为唐诗繁荣的主要动力D.反映了科举制的高度完善
8 .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选用官吏采取
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军功授爵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晋武帝始设员外散骑侍郎,隶属于中央散骑省。该职具有位高职闲的特点,且无人员限制,受到高门士族与皇室子弟的青睐。南朝将该职位大量授予军功起家的庶族,员外散骑侍郎数量扩大,品级和社会地位不断降低。这一变化
A.助推军功授爵趋向常态化B.使皇权呈现弱化态势
C.弥补了九品中正制的不足D.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2021-05-11更新 | 758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化简表

时期选官制办法选官权
夏、商,西周世袭制,世卿世禄制亲贵合一世代相传奴隶主.贵族
春秋.战国,秦封爵制.军功制养士、军功客卿国君、贵族
汉代察举制察坊人才举荐任官地方官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品第士人,按品授官中正官
隋代到清光绪科举制分科考试.以成绩优劣定取舍朝廷
从上述材料提取一个有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