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体制是一项系统性的制度设计。中国古代地方监察机关与地方行政机关相分离,直接从属于中央监察机关。中国古代监察范围宽泛,如汉初的《监御史九条》中,监察有讼者、盗贼者、伪铸钱者、非所当服者等。弹奏对象既可纠弹“官非其人”,也可议奏言“政非其理”。据统计,清代科道官共上奏疏687篇,其中弹勒之疏约占30%,言事之疏约占70%,许多事项实际上都是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一般事务。中国古代的监察不仅“劫”,还有“举(荐)”,其功能是罚赏俱有。此外,古代监察在违法犯罪发生之前就介入”事前监察”。在帝国政体下,监察的独立只能是外在的、相对的,而依附皇权是内在的、绝对的。

——摘编自艾永明《中国古代监察体制》

材料二   孙中山在中国监察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监察权”的概念,至今仍为理论界和我们的法律法规所采用。监察权必须独立的思想,则是孙中山监察思想最主要最核心的内容,亦是他长期一贯的思想。同时,他主张监察权是由国民大会授予的,必须对国民大会负责并接受其监督。孙中山认为监察权应当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一样独立,主张建立立法、行政、司法、考选和纠察“五权分立”的政府架构。孙中山的监察思想,作为他民权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中国国情,“集合中外之精神”,达到了同时代人所难以达到之高度。

——摘编自王晓天《孙中山的监察思想》

材料三   新时代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对反腐败体制机制的完善与发展。中国的监察体制改革正逐渐步入深水区,面临着一系列需要探索实践的国境。从斯大林开始,苏联监察体制逐渐失去效力,导致苏联出现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中国的改革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发展理念,从监察职能延伸、监察主体的合理构建、纪法与法法的街接以及权力监督格局上进行路径创新,进一步提升国家腐败治理能力。

——摘编自聂应德、付扬《试论我国监察体制的创新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提出“监察权”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重视监察体制建设的意义。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022-05-29更新 | 375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9年高三11月大联考(样卷)历史试题
2 . 在唐朝时,有着对弹劾的限制程序“关白”和“进状”,唐肃宗曾一度废除这些程序,御史一旦发现官员违法失职,可直接实施弹劾,无须“关白”和“进状”。唐肃宗此举
A.易导致监察权力的滥用B.助推了监察与行政分立
C.扭转了监察权弱的局面D.提升了官员的从政能力
2021-03-11更新 | 585次组卷 | 16卷引用:九师联盟2023届高三11月月考(新教材)历史试题
3 . 如表为唐代谏官制度相关概况。据此可以推断出唐朝
阶段概况唐初在朝廷设立专门“谏官”,即门下省的谏议大夫职掌就是规谏皇帝,谏的方式有五种:讽谏、顺谏、规谏、致谏、直谏。
唐玄宗时期遣使巡按诸道时,除告诉他们应该巡按的内容外,强调说“必将正其源流,弘彼纲目,不可总此琐碎。扰其吏人,应是州县常务,事非损益者,使人更不干预。”
唐宪宗时期白居易任“谏官”时期,写了大量奏章,对官员任命、藩镇事务、和籴利害、减免租税、地方官进奉、州县禁囚、罢废兵马等提出意见。

A.中枢决策机构出现异变B.实现了监察制的全覆盖
C.朝廷内部出现再次分权D.已经有专职的监察机构
2021-02-26更新 | 485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汉武帝设刺史,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些举措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在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过程中重视
A.分割地方权力B.对地方官的监察
C.发挥文官作用D.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衡
2020-12-26更新 | 685次组卷 | 53卷引用:2011届陕西省西安铁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高三下·全国·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殷商之时,“官刑”的出现,中国便有了专门治官监察的规定。汉武帝时,在地方设置刺史行使监察权,对各州进行监察,且独立行使监察权;元朝时,设置了专门独立行使监察权力的机构——御史台,它与中书省、枢密院各自行使权力,呈分庭抗礼之势。清朝时,《钦定台规》的出台,强调监察法律规范的全面化、系统化,对于监察机关正确、合法地行使监察权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颇具中国特色的机构、职能和监察法规,切实起到了在国家机器运行中的制衡作用

——摘编自张德权《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之当代借鉴》等

材料二   西方的监察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在古希腊“小国寡民”的政治体制下,雅典城邦出现了带有监察职能的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执政官、十将军委员会、陪审法庭、贵族会议等。其中,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其他机关均是共同隶属公民大会,彼此相对独立、互相制约的权力部门。它们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既有民主又有监督。而公民大会作为雅典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该机构崇尚法治,严防个人专制,对僭主和行政官可投票决定惩戒或放逐。而陪审法庭在控制政府官员权力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国家官吏任职前,不管是选举还是抽签的方式选出,被委任者在担任职务前,法庭必须对其实行被称作“认可听政会”的程序,在听政会上,任何公民都能对其提出反对意见,然后陪审团进行投票表决,经多数同意即可,如果情况属实,他就被判处死刑。

——摘编自李勇《试论古希腊古罗马的权力制约机制及其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古代中国监察制度和古希腊监察制度的不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监察制度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监察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积极影响。
2021-06-18更新 | 305次组卷 | 3卷引用:超级全能生2021届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全国丙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元朝中央设置御史台。御史台又在地方上建立了两个行台机构,即监临东南诸省的江南诸道行御史台和西南地区的陕西诸道行御史台。北部和中原地区不另置行台。在路以上设置肃政廉访司,定期检查各种案件账目,监督纠劾各级官吏。这可以用来说明元代
A.地方官员职权削弱B.御史台行政权力的加强
C.监察体系系统严密D.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制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监察官员由开始泛泛地“察举非法,受公卿群吏奏事,有违失者举之”,逐步发展到“纠举百僚,推鞠狱讼”,甚至不但察举各级官吏法乱纪事件,还受诏参与司法审判、监军、监财、监试等。这反映了监察制度
A.功能增强和职责范围的扩大
B.消除了威胁政权的潜在因素
C.导致官僚阶层相互倾轧加剧
D.在百官之中处于超然的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宋以前,御史台主要负责纠举百官,是监督官吏的机构;北宋设谏院,初由门下省析置,为讽谏君主的机构,凡朝政缺失,大臣及百官任用不当,皆可谏正。后期发展中,谏院逐渐重点监督大臣,特别是宰相,出现了“台谏合一”的趋势。宋代“台谏合一”
A.体现了皇权与相权矛盾激化B.推动了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C.反映了传统政治的发展趋势D.进一步完善了监察谏议制度
2021-01-04更新 | 234次组卷 | 3卷引用:卓越联盟2021届高三12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1-22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帝国时代的监察制度是秦朝创立的。监察制度与行政司法制度、军事制度一样,是支撑皇权的三大支柱之一。秦朝在中央设御史台,由御史大夫督率从事监察事务,而地方则每郡派一名监御史监察地方官工作。汉承秦制,将天下郡国分为13部州,分设刺史监察地方。明朝时改御史台为督察院,十三道分置监察御史,各道监察御史主掌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面劾,或封章奏劾。清十五道监察御史(后增至二十道)和六科给事中,负责监察地方、钳制六部,更是皇帝耳目,职在纠察官邪,肃正朝纲,谏诤封驳,审核诏令章奏,纠官谏官,清代尤注重于对汉官和汉族地区的监察。

——摘编自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1-03-22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超级全能生2021届高三1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全国丙卷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认为,明清时代的监察是“自上而下”的单向监督,是“单向的垂直领导体制”。这一观点反映出明清监察机构
A.内部存在权力制衡机制.B.成为地位最高的政务机构
C.运作具有绝对的独立性D.服务于专制主义集权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