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部(州),置刺史。当时刺史是
A.州级地方行政官员B.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C.具有行政职能的监察官员D.朝廷派出监察地方的官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汉朝青州刺史隽不疑“发觉齐孝王孙刘泽谋反,诛之”;益州刺史孙宝“亲入山谷,谕告群盗,悔过自出,遣归田里”;益州刺史王尊“怀来徼外,蛮夷归附其威信。”这说明汉朝
A.刺史职能有一定变化B.监察官员职权被削
C.社会治安极其不稳定D.监察制度趋于军事化
2021-08-26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第七次高考仿真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魏晋南北朝时,御史台已不再从属于少府;元代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中央监察法规《设立宪格例》;明朝还设有厂卫特务机构,负责秘密监察各级官吏。以上举措
A.体现了监察机关的相对独立地位B.以法制手段保障吏治的廉洁清明
C.有利于皇帝本人直接掌握监察权D.扩大监察权力有效防止地方割据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权力是政治的中心内容,权力制约与权力监督相伴相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整个社会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政治方面,各国普遍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各国实行“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一方面为监察制度的萌芽创造了条件,但另一方面变革也在政治上滋长了严重的不法行为和腐败现象,检举和纠察官僚已十分迫切和必要。自春秋以来,人们已开始认识到“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彰)也。”墨子认为“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法家则明确提出“以法治吏”,主张打破“刑不上大夫”的旧观念,实行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事断于法”原则。诸子百家的治国治官理论,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阐明了惩官治吏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摘编自曹春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述论》

材料二   权力监督,在中国古已有之。西周就有过所谓做诗、诵诗的舆论监督,当时还创造了“三监”制度,并成为以后秦汉时的监察御史和刺史制度的渊源。此后中国各朝代都建有权力监督制度,西汉中期开始建立多重监察制度。如御史的监察、丞相司直的监察、司隶校尉的监察等。西汉还发明了中国最早的举报箱。唐、宋、元、明、清的监督制度都有不同程度发展。忽必烈曾说:“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是我的右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左右手的。”这些制度虽有一时一地之效,但并不能对贪官保持持久的威慑力。

——蒋德海《为什么说权力制衡比权力监督更重要》

材料三   托克维尔认为,分权的“纯粹学说”也许可以这样表述:为了政治自由的建立和维护,关键是将政府划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或三部分……基于对分权的上述理解,托克维尔进一步指出分权学说包含四个要素:第一是信奉“政治自由”,或排除“专断权力”。第二是政府具有三种具体的“职能”(立法机关、执行机关和司法机关)。第三个是他称之为“人员分离”。(即表明政府的三个部门应当由相当分离和不同的人群组成,而且成员身份没有重叠)。第四个要素主要是在以上三个要素基础上而得出的观点,即:如果遵循关于机构、职能和人员分工或分立的建议,那么政府的每个部门都将成为对其他部门行使专断权力的制约,以及因为只限于行使自身的职能、政府各部门便无法对其他部门行使不当的控制或影响。

——李剑宏《试论中西方政治监督目标和实践的差异》

材料四   网络反腐,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群众监督新形式,借互联网人多力量大的特点,携方便快捷、低成本、低风险的技术优势,更容易形成舆论热点,成为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的有力补充。互联网由于其开放性、快捷性和广泛性等特点,成为网民表达观点诉求的新平台,这也就是“网络反腐”之所以能够有效的原因。然而,长期来看,狂欢式的“网络反腐”仅能给网民一时之快,却不是治理腐败问题的根本武器。

——切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的背景,权力监督的特点。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政治监督与中国传统监督制度的主要差异。
(3)依据材料四,指出网络反腐的特点。
2021-08-2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岳池县、前锋区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中国古代对检察官任职有严格要求,如宋代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充任御史,明化视定御史必得科举出身。这些规定都着眼于
A.保证监察官的素质B.扩大监察机构的权力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防止监察官腐败产生
2021-08-2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以下中国古代官职中,行使监督权的有
①太尉   ②御史大夫   ③刺史   ④监察御史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1-08-2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早在宋朝时期就已经有一条官场潜规则,“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B.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C.便于把权力装进笼子D.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2021-08-22更新 | 140次组卷 | 94卷引用:2014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8 . 秦汉时期,凡重大政治案件由御史大夫调查,其他重大案件经由廷尉审后,材料交治书侍御史平断,由其据法论其臧否。据此可知御史
A.掌管全国律令B.负责监察百官C.参与司法审判D.分担宰相权力
2021-08-0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监察制度是中央集权体制下的一项重要内容,下表是有关秦汉时期监察制度的相关记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文献文字记录
《史记.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御史)
《汉旧仪》惠帝三年,相国奏遣御史监三辅、郡
《通典》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出刺并督监察御史
《汉书,百官公卿表》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A.秦汉时期的监察官吏地位很高
B.秦汉时期的监察防止了宰相的独大
C.秦汉时期的监察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D.秦汉时期的监察体系十分完备
2021-06-2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信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对公权力运行进行监察的行政监督机制,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一种特殊政治制度。监察的对象是整个官僚体系,即政府内部官僚或行政主体。完整的监察权包括“纠察”和“言谏”两部分,既要厉行对群臣的监察,维护中央的权威,又要重视谏言机制,以广耳目。监察官位卑而权重,以下察上,以卑督尊,是中国古代监察的通行做法。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监察官的选任,注重品德和能力,尤重实践经历。监察系统直接受命于皇帝,垂直管理,并保持监察官的独立性。

——摘编自何海锋《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启示与悖论》

材料二   历朝历代,虽然监察立法越来越多,监察程序也日益严密,但是权情况下,监察制度往往成为具文,丧失了监察作为官僚政治自我调节的作用,最终往往导致政权灭亡。一方面是越来越重的治权之权,一方面却是周而复始的权力力失控却依然存在,尤其是在统治集团昏庸无道的失控,这不能说不是一个悖论。而这一悖论却深深根植于监察制度赖以生存的权力结构中。

——摘编自何海锋《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启示与悖论》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请说明“悖论”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悖论”出现的原因。
2021-06-1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