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6 道试题
1 . 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

——据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

——据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作用与局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区划、职官、文书转运是考查地方治理的三大视角。有关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叙述正确的是
A.秦代开始设有御史负责监察皇帝
B.汉划十三州以司隶校尉管辖
C.唐宋刑狱监察呈现专职化的特点
D.明清以密折奏事制监察地方
3 . 太宗淳化二年(991)五月,始置诸路,负责一路之监察刑狱,举凡司法诉讼或悬而不决的案件以及追捕嫌犯等皆由其掌管。该机构是
A.御史大夫B.司隶校尉C.枢密使D.提点刑狱司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秦汉时期开始,官员监察制度便确立起来,成为中华帝国政治体制建设的重要方面。除了对官员的监督外,还需要有制度来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这就是谏议制度。隋唐时期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其中门下省就负责谏议和封驳,不仅有对宰相作出的决策提出异议,也可以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了不同意见。到宋代还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但专门的谏议机构已经没有了。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机构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的低效现象。但它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机构,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二:至于纠察制度,是除了要监督议会外,还要专门监督国家政治,以纠正其所犯错误,并解决今天共和政治的不足处,而无论任何国家,只要是立宪国家,纠察权归议会掌管,但其权限也因国家不同而有强弱之别,由此产生无数弊端。况且从正理上说,裁判人民的司法权独立,裁判官吏的纠察权反而隶属于其他机关之下。这是不恰当的。

     ——《孙中山全集》(第一卷)

材料三:要有群众监督制度,让群众和党员监督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凡是搞特权、特殊化,经过批评教育而又不改的,人民就有权依法进行检举、控告、弹劾、撤换、罢免,要求他们在经济上退赔,并使他们受到法律、纪律处分。对各级干部的职权范围和政治、生活待遇,要制定各种条例,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            

——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回答下列问题
(1)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但为何此时的政治体制却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
(2)概括孙中山关于纠察制度的主张。
(3)邓小平对当代中国监督格局的设计是什么?
2021-04-2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元史》记载,元世祖忽必烈问政于汉臣张雄飞,张雄飞答道:“古有御史台,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民间疾苦,皆得言;百官奸邪,贪秽不职者,即纠劾之。为此,则纪纲举,天下治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官职的主要职能是
A.监察官吏B.征收赋税C.辅理朝政D.笔录政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中国古代具有监察官吏职权的是(     
①御史大夫 ② 刺史 ③ 刑部尚书   ④ 太尉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21-04-1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从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起,汉武帝多次大规模“巡狩”,视察地方,结果发现郡国存在不少严重问题,如“新秦中(关中以北新开发地区)或千里无亭徼(防御工事)”,但是中央政府并未得到监御史的奏报。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汉武帝(  )
A.设置十三州刺史B.设立中朝
C.发兵平定地方叛乱D.确立察举制度
8 . 西汉时期,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常驻内宫,专门负责监督宫廷;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这反映了
A.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B.中央权威的加强
C.“大一统”局面开始形成D.皇帝权力开始走向了衰落
2021-04-12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国监察制度萌芽于夏商周时期。秦汉初步建立。汉朝在中央设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台,以察举官吏违法为职责。汉武帝时,开始在地方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隶属于御史台,负责监察郡县。

唐朝的监察制度,在总结汉以来监察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成熟和定型的“一台三院”监察体制。御史不仅是察吏之官,也是“掌律令”之官,无论治吏与明法都与御史密切相关。首先,“察官人善恶”,使监察的覆盖面扩展到所有的官僚;其次,将户口、赋役、农桑、库存等经济指标列为监察的内容,显示对经济监察的重视;最后,司法监察已成为监察的重点,皇帝派出巡按地方的监察御史多奉命察大案、要案、冤案。除《监察六法》外,皇帝对御史每次巡行的监察重点都作出明确的指示。

元代有完善的监察制度,中央御史台承唐制,地方上独创行御史台。明朝监察制度最为完备,把所有官员都置于严密监控之下。清朝的监察制度大体沿袭明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监察体系。

——摘编自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措施并说明其积极意义。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演变的特点。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就是君主专制和官僚政治。在这种制度下,君主统治一切,但必须依靠庞大的官僚集团来实现。君主需要对内外官僚进行严密控制,需要一种督察百官、纠举失职、弹劾非法、维系纲纪的力量,同时,为避免君主在用人行政方面出现重大失误,需要设立一个机构来进行协调和制衡。

——摘编自蒋云贵、戴正良《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借鉴意义》

材料二   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历史演变,历朝各代的监察体制虽有变化,但基本上都实行了独立、垂直的管理体制,保证监察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以实现对各级官员的有效监督。历代王朝都把监察官员视为防止官吏腐败的最后一道防洪堤,故而对他们委以重任,正如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云:“夫秩卑而命之尊,官小而权之重,此小大相制,内外相维之意也。”

——摘编自次城《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及其现代意义》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建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