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事件或条约内容或影响
1842《南京条约》“以前是中国处于命令的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转变。
1895《马关条约》中国面临被“瓜分”的民族危机,传统的宗藩体制崩溃,华夷秩序几乎荡然无存。
1911《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1919巴黎和会“中国与外国的条约关系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开始和另一个时代的结束。”
19286改订新约运动减少了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享有的特权,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增加了国家关税收入,但不彻底。
19431中英、中美签订新约将上海及厦门公共租界之行动与管理权交与中国政府,关于上述租界给予英美政府之权利应予终止。
19499《共同纲领》对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摘编自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04-21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革命与建设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基本命题。革命的发生决不是革命领导者呼风唤雨的结果,须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迫急的现实条件和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革命本身当然不应是革命者的追求目标,革命的动机也不能从革命本身获得真正的诠释。革命虽然是战胜堕落、邪恶、压迫和侵略的迫不得已的正义武力反抗,但它并不仅仅为了这个神圣的过程——为了革命而革命,而是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是为了开辟人类的新生活——“建设”,这正是孙中山和毛泽东所特别强调的。

——摘编自王先明《革命与建设:20世纪中国的时代命题与历史主线》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任意一点或整体),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晚清(18401912年),是清朝统治的晚期。关于这一时期的历史,海内外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如《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这些书名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特征的理解。


结合所学知识,就晚清这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1-04-19更新 | 21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1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Ⅰ卷)
5 . 请从A,B两组中提取有内在联系的历史事件,并指出其内在联系并进行阐释或从整体上揭示AB两组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并进行阐释。
A: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要求:揭示联系准确,阐释合理,史论结合。
2021-04-19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重大世界历史事件的两种观点,约公元500—1900年(节选)

欧洲中心论反欧洲中心论
600—1000年欧洲开创了中世纪的农业革命。公元前400—公元500年中国开创了诸多技术发明,促进了欧洲18、19世纪的农业革命。
约1000年意大利人开创了远距离贸易及早期资本主义,意大利成为全球主导力量。约800年意大利人加入了亚非主导的全球经济。东方全球化导致了“东方”“资源组合”的传播,从而促进了落后西方的发展。
1434年中国从世界退出留下的真空很快被优越的西方填补。1434—1800/1839年中国保持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和生产国的优越地位,能够抵御西方的侵入以及支配欧洲商人。
1700—1850英国工业化是内部的或自生变革的成功。1700—1850年“非欧洲世界”(特别是非洲)为英国的工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后者对其诸多资源的搜取和剥削。
19世纪20年代英国扭转了对中国的贸易赤字。19世纪20年代英国只是通过向中国推销鸦片才扭转了贸易赤字。
1839—1858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以武力打开并挽救了中国落后的经济。约1850—1911年中国保持对世界贸易的开放,并在这一时期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

——(英)约翰·霍布森著、孙建党译:《西方文明的东方源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表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1-04-15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材料中的信息提炼一个主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中外关联。)
2021-04-06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1840年发生的鸦片战争是场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板到了另一个轨道上。也有人认为它不是一场意外,而是19世纪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根据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西方著名传教士在华的活动实录


——整理自冀满红《传教士与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战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对表格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1-02-28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礼仪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变化。

材料一   据《周礼》记载,在两千多年前,官方规定的跪拜礼仪就有九种不同的名目: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但是,这么多种类的跪拜礼仪并不是任何人可以自由选择、任意取之而用的。比方说,“空首”是头不至地的跪拜,最为方便,恭敬程度也就最低,成为君长对臣下的致意之用;头至地立即抬起为“顿首”,恭敬度就高些;而头至地还要稍作停留为“稽首”,恭敬程度最高,用作臣下对君上表达尊敬的礼节等等。在吃饭和喝酒的时候,无论是长辈为其夹菜还是递酒,都要先行跪拜才能品尝。

——摘编自韩鼎赢《传统长幼相见礼仪的终结与现代重建》


(1)依据材料,概括西周时期跪拜礼的特点。

材料二   1793 年,英王特使马戛尔尼来华,在谒见皇帝的礼仪上被中方要求其像藩属国一样三跪九叩,马戛尔尼表示可以像觐见自己国王那样行礼,这个答复使乾隆断然拒绝接见该使团。后来,马戛尔尼向乾隆施行的礼仪应该就是“长跪请安”的旗礼形式。同治十二年(1873 年),总理衙门与各国公使商定的《觐见礼单》中表明公使的觐见礼仪为五鞠躬。但是“此次觐见的礼仪规定被强调是一次清帝因各国需呈递国书而准许的特殊优待礼节,仅是一次特例而已,各国使臣以后不得援引为惯例,再行渎请”。

1891年,光绪皇帝接见六国公使。据晚清重臣荣庆记载,“总理衙门带使臣一员及翻译一员入,两大臣带引于前,自东门入,去帽一鞠躬,十二步二鞠躬,至主位三鞠躬,呈国书。”此次的觐见没有再像同治十二年一样进行几个月之久的礼仪交涉,而是作为无需商议的惯例来照行了。

——摘编自韩鼎赢《传统长幼相见礼仪的终结与现代重建》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解读清朝时期外国使节觐见礼仪的发展变化。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材料三   191666日,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去世,68日,国务院出台《丧礼大纲》八条,规定“凡官署营舰、海关下半旗,官吏停宴会、缠臂纱……民间辍乐七日,出殡日鸣炮百一响,京校辍课”。经大总统黎元洪与国务院商议后,决定葬礼“参酌中外典章”,中国礼典方面“只可酌采皇帝葬礼斟酌损益”,“其外国礼典则拟搜集德、美两国大总统国及各国元首之国葬礼互相参酌而成”。对此社会舆论极为愤懑,有人认为袁世凯“几如大行皇帝之丧礼”,诚为“民国之怪现象”。有人告诫议定袁氏丧仪诸人“勿忘项城(袁世凯)之死非于洪宪元年”,而是“中华民国五年六月六日”;将来“引项城灵柩出新华门者”,乃是“两行五色灿烂之共和国旗”。

——摘编自李斯涵《民国第一部〈国葬法〉的颁行与民初丧葬礼仪的变革》


(3)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关于袁世凯葬礼的不同主张?请自拟论题,并结合史实加以论证。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1-02-12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