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1905年7月,孙中山与华兴会领导人商讨时指出:“现今大势及革命方法,大概不外联络人才一义。中国现在不必忧各国之瓜分,但忧自己之内讧,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元末朱、陈、张、明之乱,此时各国乘而干涉之,则中国必亡无疑矣。”孙中山旨在
A.批判旧式农民起义的落后性B.强调联合革命力量的必要性
C.说明培养革命人才的重要性D.阐述反抗列强瓜分的紧迫性
2021-01-09更新 | 5949次组卷 | 54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人们对革命党人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失败B.对清政府失去信心
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D.革命党人势力壮大
3 . 1906年,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中说:“将来中华民国的宪法是要创立一种新主义,叫做‘五权分立”.....这不但是各国制度上所未有、便是学说上也不多见,可谓破天荒的政体”。该设想(     
A.得以在南京临时政府中实践B.传统文化与宪政思想并行不悖
C.体现孙中山制度创新的努力D.导致国民政府宪政的最终失败
4 . 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的革命团体兴中会,拥有华侨身份的成员居多,黄花岗起义时也有大量华侨为其捐款。这反映了
A.革命党侧重对华侨宣传B.国内民众尚未觉醒
C.家国情怀助推社会变革D.地理位置非常关键
2021-12-11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物理班)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辛亥革命时期浙江三杰的生活履历,从中可以得出
姓名事迹
秋瑾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参加过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1907年英勇就义
徐锡麟1903年留学日本;1904年首批参加光复会;后与秋瑾、陶成章一起创办大通学堂;1907年英勇就义
陶成章1902年留学日本;1904年与蔡元培等创立光复会,任副会长;1912年被暗杀

A.革命运动的发展得到了留日学生的支持
B.南方的革命运动主要依靠光复会的领导
C.革命教育的普及是浙江三杰产生的根源
D.留日高潮的到来催生了武昌起义的爆发
6 .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开始于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的兴中会,因为它的成立是引发中国从封建社会步向资本主义社会发生根本性历史转折的开始。学者的依据是兴中会的成立
A.明确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B.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指导思想
C.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的制度D.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021-07-0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20世纪初我国知识界中部分革命组织的发展简表。这些革命组织的成立
A.推动了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B.体现了三民主义的指导意义
C.促进了清末“新政”的启动D.表明革命拥有广泛群众基础
8 .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维新党”的代表人物是
A.林则徐
B.曾国藩
C.康有为
D.孙中山
2018-12-17更新 | 217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协作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秋瑾,别号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人。自幼爱读书,工诗文,好骑马射箭。1896年,依父命结婚。1900年和1903年两次随夫入京,她目睹了八国联军的入侵,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19047月,秋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她常参加留学生大会和浙江、湖南同乡会集会,登台演说革命救国和女权道理。除在校学习外,秋瑾还广交留学生中的志士仁人,如黄兴、宋教仁等,并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秋瑾一贯以提倡女权为己任,她说“女学不兴,种族不强;女权不振,国势必弱”。她欲求男女平等,“女子必当有学问,求自立,不当事事仰给男子”。她写下了许多革命诗篇,慷慨激昂,表示:“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1905年,秋瑾归国,秘密参加了光复会、同盟会。1906年到杭州后,与将去安徽的徐锡麟约定,在皖、浙二省同时发动起义。190776日,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事泄。14日下午,秋瑾被捕。她坚不吐供,仅书“秋风秋雨愁煞人”以对。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仅32岁。


(1)根据材料,归纳秋瑾的主要革命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秋瑾。
2021-10-1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孙中山领导推翻满清统治,赢得了秘密会社、下层阶级和海外华侨的支持,但却没有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拥护,他们普遍地追随着康有为和梁启超。但1900年后,越来越多的士人也加入了孙中山的事业。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戊戌变法的失败
B.孙中山的思想根本转变
C.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D.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