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1905年7月,孙中山与华兴会领导人商讨时指出:“现今大势及革命方法,大概不外联络人才一义。中国现在不必忧各国之瓜分,但忧自己之内讧,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元末朱、陈、张、明之乱,此时各国乘而干涉之,则中国必亡无疑矣。”孙中山旨在
A.批判旧式农民起义的落后性B.强调联合革命力量的必要性
C.说明培养革命人才的重要性D.阐述反抗列强瓜分的紧迫性
2021-01-09更新 | 5949次组卷 | 54卷引用:陕西省兴平市南郊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历史质量检测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在纪念黄花岗起义的活动中,民国初期的人们通过祭文、诗词、剧本、采访等方式,加深了对黄花岗起义时代背景、历史意义的认识,构建了一个立体的甚至美化的革命记忆。伴随着国民党统治弊病的日益暴露,黄花岗起义的纪念也逐渐失去了对人们的感召力。这说明
A.黄花岗起义的重大意义B.人们的群体记忆逐渐模糊
C.时代环境决定历史认知D.革命精神有赖于不懈传承
2022-03-17更新 | 467次组卷 | 12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自1901年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前夕,广大人民抗捐抗税、反洋教、反饥饿、反禁烟、反户口调查、抗租和抢米风潮等各种形式的“民变”,连绵不断,风起云涌,多达1300余起,“几乎无地无之,无时无之”,并且愈演愈烈。这反映出当时
A.反洋教斗争已遍及全国B.民主共和观念得到迅速传播
C.清朝统治危机不断加深D.反清成为当时民众一致要求
4 . 孙中山认为,共和是中国政治之精髓,先哲之遗业;人们所共尊的尧、舜、禹三代就是“天下为公”的自治共和时代,共和制度是中国政治的古老传统。据此可知,孙中山主要意在
A.为民权主义寻找历史依据B.继承和发展儒家传统文化
C.要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剖析民主共和制度的实质
2021-02-02更新 | 381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江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在其机关报《民报》中,对保皇派提倡的君主立宪以及清政府的假立宪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同时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和革命党人的主张。这举动
A.助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B.促成了民主革命的转型
C.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D.开启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6 .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说明
A.近代中国呈现复杂的发展趋势
B.有识之士有同质化目标选择
C.甲午战争触发了清朝多重危机
D.资产阶级尚未形成政治合力
7 . 如图载于1908年《戊申全年画报》上的漫画《自由》。画中两个懵懂的小孩敲响了“自由”的钟,而一个老头却拼命捂住耳朵,害怕听到“自由”的声音。该漫画反映出
A.小孩未能明辨当时思想主流
B.守旧势力阻碍社会进步潮流
C.政治革命推动思想观念转变
D.自由已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94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并把斗争纲领概括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该纲领
A.比三民主义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B.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C.体现了孙中山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立场D.反映了兴中会的宗旨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9 . 孙中山(1866-1925)在回忆录中说: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清王朝。孙中山“28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
A.成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的口号
B.联合其他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
C.与革命党人一起发动广州起义
D.领导华侨支持维新运动
2019-01-28更新 | 205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平天国与清军作战十余年,取得许多重大胜利的史实,使革命派相信可以用武力推翻清政府,坚持了长期的武装斗争。从“太平天国占有中国大半,终亡于曾国藩等儒生之领兵”的事实中,他们认识到:“士大夫以为然,中国革命成矣”,重视知识分子的宣传鼓动和组织领导作用。他们吸取太平军与三合会、哥老会、捻军“同为清廷之仇敌,而不能联为一贯”的教训,认为“必其联合留学,归国之后,于全国之秘密结社有以操纵之”,加强对全国革命力量的统一领导,以期“义旗一起,大地皆应”。

——摘编自陈锡祺、桑兵《太平天国对辛亥革命领导者的影响》

材料二 首义起于武昌毫不奇怪,“九省通衢”的武汉开风气较先,群众爱国热情和进步思想也较浓烈。武汉也向有革命传统,1904年有了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1907年又进一步成立文学社和共进会。革命需要长期准备和精细安排,文学社、共进会秘密经营多年,成功策反占半数以上的湖北新军,使新军成了武昌起义的主力,清王朝的军队竟然变成它自己的掘墓人。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上)

材料三   辛亥革命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埋葬了腐朽没落的专制皇权,建立了模式一新的中华民国,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从思想意识、制度模式、经济发展和国家走向等诸多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它不只是打落了一顶皇冠,而且开辟了中华民族振兴有为的希望之路。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材料四   从此,中国不再被称为“帝国”,而称为“民国”……尽管以后的历史实际常常名不副实,“民国”并不真正属于人民……人们毕竟不能低估君主专制主义的影响。在有形的皇权专制主义被推翻以后,无形的专制主义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却是难以克服的痼疾。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革命派从太平天国运动中吸取的经验教训。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首义起于武昌”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4)据材料四,说明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