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人们对革命党人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失败B.对清政府失去信心
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D.革命党人势力壮大
2 .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造成这种现象的共同原因是
A.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B.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C.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和影响D.各自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
2020-08-13更新 | 410次组卷 | 27卷引用:天津市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孙中山说:“将来民族革命实行以后,现在恶劣政治,固然可以一扫而去,却是还有那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段话中“恶劣政治的根本”是指
A.满洲贵族统治
B.军阀割据混战
C.君主专制制度
D.外国列强侵略
2017-11-14更新 | 470次组卷 | 18卷引用:天津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维新党”的代表人物是
A.林则徐
B.曾国藩
C.康有为
D.孙中山
2018-12-17更新 | 217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新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练习卷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孙中山领导推翻满清统治,赢得了秘密会社、下层阶级和海外华侨的支持,但却没有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拥护,他们普遍地追随着康有为和梁启超。但1900年后,越来越多的士人也加入了孙中山的事业。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戊戌变法的失败
B.孙中山的思想根本转变
C.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D.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6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黑暗反动的时期,但如今人们重新思考,认为它自有其非同凡响和意义深长之处。下列各项,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有
①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②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③孙中山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口号
④出现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孙中山(1866—1925年)回忆说:“28岁那年,我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孙中山“28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
A.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国”的口号
B.联合其他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
C.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他领导华侨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戊戌变法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