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1905年7月,孙中山与华兴会领导人商讨时指出:“现今大势及革命方法,大概不外联络人才一义。中国现在不必忧各国之瓜分,但忧自己之内讧,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元末朱、陈、张、明之乱,此时各国乘而干涉之,则中国必亡无疑矣。”孙中山旨在
A.批判旧式农民起义的落后性B.强调联合革命力量的必要性
C.说明培养革命人才的重要性D.阐述反抗列强瓜分的紧迫性
2021-01-09更新 | 5949次组卷 | 54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高坪市两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人们对革命党人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失败B.对清政府失去信心
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D.革命党人势力壮大
3 . 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表中反映出的三类译书比例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晚清自救的需要B.经济发展的需要
C.社会改造的需要D.全盘西化的需要
4 . 孙中山在檀香山演说时说“我们一定要在非满族的中国人中间发扬民族主义精神,这种精神一经唤起,中华民族必将使其四亿人民的力量奋起并永远推翻清王朝。”由此可知,此时的孙中山
A.给中国社会指明了真正的出路
B.摆脱了狭隘的大汉族主义思想
C.把“反清”作为革命的目标
D.正确理解了中国的民族矛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辛亥革命进行中,广东阳江县的巡防营与起义的革命党人打了起来,最后把革命党人堵在当地学堂,由于发现学堂里还有师生,双方居然自动停战,师生撤离到安全地带后,双方再打。类似情况在起义各地多有发生。其原因是
A.交战双方遵守国际公法
B.崇尚人道主义精神
C.新式学堂享有领事保护
D.传统重学风气影响
2018-09-14更新 | 11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剪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用特集会众以兴中,协贤豪而共济,抒此时艰,奠我中夏。

——《孙中山全集》第一卷

材料二:余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继续努力,以求贯彻。……

——孙中山《遗嘱》

材料三: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孙中山创办兴中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致力于国民革命”主要活动两项。再用一条史实证明他所说的“现在革命尚未成功”。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参考给出的经济角度范例,另从政治和思想角度说明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
经济:采取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措施;实业救国成为潮流等。
(4)综合上述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孙中山伟大革命精神的内涵,至少两条。
2019-06-1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7 . 1902年,户部奏议说:“和议既成,赔款已定,无论如何窘急,必须竭力支持。”解决方案就是征收苛捐杂税,结果导致1910年秋至1911年春“民变”此起彼伏。这些“民变”
A.为革命的发动创造了条件
B.反映出变革思潮兴起
C.推动晚清资本主义的发展
D.导致晚清政府的灭亡
2018-02-0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