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抗战前,中国许多重要的设施、桥梁、道路等处莫名出现了大量日本口服药“仁丹”广告,后来发现该广告主要通过胡子的画法来表示不同的含义,如左右胡尖上翘表示道路畅通无阻,八字胡左尖下弯表示左道不通,右道通。这表明
A.日本重视商业广告宣传作用
B.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蓄谋已久
C.中国药品市场受到日本冲击
D.中国技术落后导致交通不畅
2018-01-03更新 | 91次组卷 | 19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训练试题(1)
2 . 1937年10月英国《泰晤士报》社论称:“上海抗战不仅目前而且将来也会对全中国起着鼓舞士气的作用。”《泰晤士报》这样评论的依据是“上海抗战”
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
B.打破了日本侵略军战无不胜的神话
C.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D.扭转了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
2017-12-2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3 . 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
A.揭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
B.导致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C.打开了中国华北地区的门户
D.揭开了日本全面侵华的序幕
4 .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和抗争中不断走向觉醒和团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材料二   我们要知道,在当年,一个国家落后,不仅仅会招致侵略,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国人的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的淡薄。关于这种情况,我们只要拿1895年的公车上书运动与1919年的五四运动略做比较,就可以明了其中原委。……(前者)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反响。……(而后者)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其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包括工人和店员卷入其中。不仅其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其影响也大得太多了

——杨奎松《何谓民族主义及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材料三   《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地方,无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布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该《宣言》强调国共合作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前途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国人对国事“漠然”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超越公车上书运动的主要表现。
(3)据材料三,指出民族团结在抗战时期呈现的新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主要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世纪30年代,蒋介石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我们的态度只是应战,而不是求战。应战,是应付最后关头,必不得已的办法……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有利于动员全民抗日
B.全面抗战路线的确定
C.妥协退让的对日态度
D.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1937年,八路军将领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这一胜利虽然是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胜利是无穷的:1.证明我党的主张正确;2.只有积极地采取运动战、游击战,配合阵地战,抄袭敌人,才能胜算”。这次“胜利”是
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枣宜会战
2016-12-13更新 | 736次组卷 | 28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象山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抗日战争期间妇女界的救亡运动很活跃。例如上海著名影星蝴蝶、陈燕燕等曾慰劳前线将士,丁玲等延安知识女性创作了一系列抗战救国题材的文艺作品。这反映了当时
A.知识分子成为抗战主力B.妇女民族意识高涨
C.妇女政治地位普遍提高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
9 . “他们的鲜血和生命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狂妄构想,为国家争取了90天时间。并且改写了中国军人的形象……对整个国家的存亡而言仍可以是一场胜利。”这一论述评价的是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枣宜会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蒋介石日记载,“敌人以共产主义为第一对象,希望以本党本人为刽子手,希望国内自相残杀,使中国成为第二个西班牙,我要严防……对共产党要放宽,使尽其所能事”。据此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材料中所述“敌人”为美国
B.蒋介石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
C.蒋介石希望和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敌
D.蒋介石能以民族大义为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