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268 道试题
1 . 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

每一个真诚悔改基督教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罚罪。

——马丁·路德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1)上述材料反映了欧洲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任选其一,结合所学,说明其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的。

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辩证关系,鲜明地提出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867年,马克思撰写的政治经济学巨著《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在革命实践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坚决捍卫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断扩大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影响,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健康发展。

——摘编自《社会主义发展简史》

(2)阅读材料,概括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创新,并结合所学,简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这个时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摘编自《剑桥欧洲经济史》

(3)如何理解“这个时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

亚洲的觉醒是指亚洲各国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的觉醒和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进一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亚洲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民族民主意识也不断发展。

1905年的俄国革命运动也进一步唤醒了亚洲,终于形成了列宁所说的“亚洲的觉醒”的新局面。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4)阅读材料,概括“亚洲觉醒”的含义,结合所学,说明“亚洲觉醒”运动爆发的原因。
2024-04-2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明朝正德(1505~1521年)以后,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荷兰人陆续来到中国沿海。他们“皆好中国绫缎杂缯……是以中国湖丝百斤,价银百两者,至彼得价二倍,而江西瓷器、福建糖品、果品诸物,皆所嗜好”。这一现象(       
A.促进了中国江南市镇的发展B.引发了西欧国家的价格革命
C.刺激了殖民者对拉美的掠夺D.根源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024-04-2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3 . 公元前2世纪,托勒密在他的《地理学》中提出了“地圆说”。1508年,《地理学》被修订并翻译成拉丁文印刷出版。书中新增了一幅关于新大陆的地图,新大陆位于大西洋的彼岸,在一片朦胧中初露其形。《地理学》的修定和出版(     
A.论证了“地圆说”的正确性B.有利于新航路的进一步探索
C.促使理性主义走向了高潮D.有助于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4 . 下图为1874年到1900年英、美、法、德四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据图可得到的结论是,这一时期(     

A.科技创新影响经济发展B.德国成为欧洲头号强国
C.英国工业经济日益衰退D.西方工业化发展较均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饮食研究

材料一   20世纪下半叶,美国兴起了一场饮食领域的革命,这场饮食变革引发了政府和民众对饮食的空前关注。1980年代以前的零星作品多以单纯追溯饮食本身的历史发展与记录饮食民俗为主要研究内容。受新史学思潮尤其是法国年鉴派的影响,历史学家开始重视整个社会各个层面的历史,人们的日常生活如衣食住行等方面也被纳入史学研究范畴。

——摘编自刘晓卉《1980年以来美国的饮食历史研究》

材料二   美国学者关于本国饮食研究状况

学者研究状况
玛丽恩·内斯特尔探讨了食品行业里的权力斗争对人们饮食健康的影响。指出大的食品生产商为了自身的利益以各种方式影响政府决策、媒体宣传、营养学界的建议和消费者的选择,对大众的健康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沃伦·贝拉斯科将20世纪下半叶的饮食变革与社会运动相联系,阐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反文化运动如何引发民众对其日常饮食进行反思并对现有的食物生产体系产生怀疑,进而促成这一时期饮食领域的运动和变革
哈维·利文斯坦探讨了1880至1930年间以及1930至1992年间美国国民饮食的变革,分析了变革背后复杂的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等原因,并探讨了不同利益群体如政府、科学家、食品生产商等在美国人饮食结构变革上所起的作用

——据刘晓卉《1980年以来美国的饮食历史研究》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是哪些因素推动美国饮食研究不断拓宽的。
(2)根据表2分析美国学者对本国饮食研究的视角及共同影响。
(3)若进一步研究美国饮食,列举还可以研究的课题及主要研究方法。(要求:课题和研究方法各列一项。)
2024-04-1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二)(4月)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指出:欧洲的优势在18世纪末变得明显起来,遭受欧洲帝国主义侵略的人们发现难以抵抗侵略者,因为侵略者乘坐蒸汽船,带有抗疟疾的奎宁,装备钢枪钢炮。这段话主要反映了(     
A.医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历史发展
B.工业革命对欧洲殖民扩张的作用
C.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统治地位的确立
D.炮舰与廉价商品是殖民侵略的主要方式
2024-04-08更新 | 34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兰克学派是指以德国历史学家利奥波德·冯·兰克(1795-1886)为代表的史学派别,也被称为历史研究的科学学派、客观主义批判史学。该派最大的特点是倡导秉笔直书,自称通过史料的考订能如实地反映历史,因而又成为实证主义史学流派的同义语。近代以来西方的史学,最初,影响最大的便是19世纪中期产生的以兰克为代表的“兰克学派”。

对当时西欧的知识分子来说,19世纪的欧洲是一个称心如意的时代……资本主义发展没有遇到大危机,整个社会洋溢着信心和乐观主义,这成为兰克学派及其观点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兰克在其第一部著作《拉丁和日耳曼民族史(1494—1514)》的前言中写道:“历史学被认为有判断过去,为未来指导现代的职能,对这样的重任,本书不敢企望。它只想说明:什么确确实实发生了”。同时强调,“我的注意力将放在(欧洲)日耳曼或日耳曼拉丁后裔的民族之上,其历史是整个现代史的核心”。该学派的历史编纂偏重于政治、军事、外交史料,因为其认为第一手的、比较可靠的史料是来自于政府文件、军事外交档案及政治家的日记、书信、讲演稿等。而进入20世纪,其光芒逐步褪去。

——摘编自徐蓝《20世纪世界历史观念的发展与中国的世界史教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兰克学派史学观盛行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兰克学派史学观念。
2024-04-0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巩义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高中历史
8 . 如表为19世纪后半叶英国进出口情况表。据此可推知(     

原材料和初级产品
(单位:百万英镑)
工业制成品
(单位:百万英镑)
进口出口进口出口
1874年173.423.747.1205.3
1884年169.024.659.6196.6
1894年156.430.675.3173.5
A.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对外贸易发展B.英国始终居贸易顺差地位
C.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逐步被撼动D.世界贸易形成多中心格局
9 . 有学者指出:工业革命对英国教育的影响处于一个缓慢释放的过程之中;以追求高深、普遍学问的高等教育在这个阶段与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疏远;工业革命对教育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初等教育阶段,而且需要以家庭为媒介发生作用。这一观点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工业革命阻碍了教育的深入发展B.家庭对社会的影响力提升
C.政府教育政策不符合社会的需要D.科学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
10 . 181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谷物法》,规定只有在小麦价格涨到每夸特80先令时方可进口,并提高进口税率。该法维持并保护了英国国内高昂的谷价;还引起了其他国家的不满,纷纷对英国采取报复性制裁。《谷物法》的颁布(     
A.表明工业资产阶级掌握立法权力B.顺应了工业生产的需要
C.维护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D.体现了重商主义的特点
2024-04-0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百河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