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3 道试题
1 . 《大江大河》被誉为“描写中国改革开放的奇书”。其中写道某国企花巨资引进德国先进设备,产品质量大大提高,但由于国家统购统销,价格与旧设备生产的产品相同,相当于“鸡蛋当成土豆卖”,企业反而处于亏损状态。要解决这一问题,根本出路在于
A.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
D.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2 . 【加试题】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材料二   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的一次讲话中指出:“马克思说过,科技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是邓小平生产力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于邓小平生产力思想的特点有以下两个可供讨论:①现实性,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②指导性,它是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的深化。

——摘编自尹虹《从近代重大科技发明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邓小平的观点提供两个史实依据。邓小平的谈话精神是如何得到贯彻落实的?
(2)阅读材料二,你更侧重于哪一特点?请联系所学进行解读。
2019-06-23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杭州余杭区树兰高中2019年高中历史学考、选考模拟题二
3 .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新时期中国改革都是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的改革和拯救,从而使单纯的经济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两者所确立的新的经济模式分别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国家干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 . 1992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要求农产品形成以市场购销为主,合同订购为辅的格局。1993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实行40多年的口粮定量办法,价格随行就市。这表明当时中国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B.改革开放后工业发展迅速
C.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D.粮食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5 . 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大连市金县成立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的背景是
A.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
B.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C.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启动
7 . 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图一的取消以及后来图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
C.经济形态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D.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2019-06-13更新 | 494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1年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8 . “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天上繁星点点,地上红光闪闪,王母惊呼玉帝打颤,感叹天上不如人间。”材料中反映的运动
A.片面强调了公有化的程度
B.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提高广大人民生产积极性
D.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9 .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
①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②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④强调必须解决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19-05-0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杭州市八校联盟2018 —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