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主要的手工业部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2 道试题
1 . 《太平广记》记载:“唐天宝三载五月十五日,扬州进水心镜一面,纵横九寸,青莹耀日,背有盘龙长三尺四寸五分。势如生动,玄宗览而异之。”这一记载反映了唐代
A.统治者生活奢靡B.手工技艺的高超
C.商品经济的繁荣D.民间手工业发达
2 . 下列有关我国的古代瓷器,其出现的先后顺序为
A.白瓷——青瓷——青花瓷——五彩瓷——珐琅彩
B.青瓷——白瓷——青花瓷——珐琅彩——五彩瓷
C.青瓷——白瓷——珐琅彩—青花瓷——五彩瓷
D.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珐琅彩
2021-06-2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咸阳百灵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中国是丝的国度,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丝绸文明。至汉,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在某汉代考古遗址发现有一件素纱禅衣,重量仅49克。识图(下为汉代局部示意图)判断,该遗址位于

A.①B.②C.③D.④
2021-06-15更新 | 3879次组卷 | 4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寓意深远。铲、锄、针、锤等生产工具的字形可以体现出我国古代
A.政府重视农具的改进B.农业注重耕织结合
C.铁器促进生产力发展D.手工业技术先进
5 . 近年来,景德镇湖田窑发现了克拉克瓷标本,其造型、纹饰完全按欧洲人喜爱的式样烧制。从克拉克瓷外销数量之大来看,江西其他窑亦有可能烧制,如在广昌也发现了有异国情趣图案的克拉克瓷。这反映出当时中国的制瓷业
A.工艺精湛质量最优B.外销数量已超过了内需
C.得到政府大力支持D.注重迎合西方人的审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元政府“置浙江、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棉布)十万匹”,后又把棉布作为夏税(布、丝、绢、棉)之首。这表明当时
A.国家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B.棉纺织业已在江南地区推广
C.农民的赋税负担十分沉重D.江南地区商品经济较为繁盛
2021-06-03更新 | 470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市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冶金技术取得的最重要成就是
A.鎏金术B.炒铜法C.铸钢法D.灌钢法
2021-05-27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周礼》中,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从事这种劳作的人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及农夫并列,是谓“国有六职”。由此可见
A.妇女的社会地位较高B.当时纺织技术较先进
C.男耕女织模式被打破D.纺织业的地位较重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句话意在说明
A.棉布的使用利于消除贫富差距B.棉布因其实用性广为流行
C.棉布已经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D.棉布的质量超过了丝织品
10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农业经济的特征。

材料二

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2)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