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2020·北京·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19世纪70年代开始,俾斯麦制定政策,统一铁路管理,提高关税,抵制欧美廉价工业品和俄国廉价谷物的输入,得到大地主、大工业家的一致支持。德国的政策从“铁和血”转变为“铁和谷”。这一变化
①体现出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②有利于德国工业化的推进
③确立了优先发展农业的经济战略   ④结束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传统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20-10-05更新 | 3413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由于西门子等科学家的贡献,发电机和电动机的不断改进,发电厂最初在城市中心建立,为附近照明供电,随着时间推移,发电厂逐渐迁移到很远的郊区由电线输送到城里各工厂、千家万户。其意在说明电力的应用
A.改变了机器对蒸汽的依赖B.解决了工业化带来的压力
C.体现出科学与市场的结合D.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3 . 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拓展而形成的;随着两极格局的结束,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时代到来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市场,是世界范围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是通过商品交换把各国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总体。它发端于15世纪末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形成的历史,就是资本主义势力从欧洲扩张到全世界的历史,就是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纳入到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历史。

——摘编自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向中国倾销商品,中国在1864年到1876年间,还间或有过出超,自1876年以后历年都是入超。1885年以后,进口棉纺织品的比重超过鸦片,占据中国进口首位。中国对外出口的主要还是农产品,在出口货物中,茶叶仍然占据首位,但是由于日本茶和印度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它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

——摘编自李侃、李时岳等编著的《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博鳌亚洲论坛2020年6月2日发布的《疫情与变化的世界》专题研究报告认为,新冠肺炎疫情是首个真正的“全球化疫情”,人类历史上首次主动为传染病防控按下全球经济的暂停键,为疫情打上鲜明的全球化烙印。

——摘自新华社北京2020年6月2日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市场形成对中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
4 . 据统计,从19世纪40年代起,世界贸易额迅速增长,年增长率达4.84%,19世纪60年代较之19世纪50年代增长了近1倍,比19世纪20年代翻了两番。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普遍建立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D.世界殖民活动的相对减缓
5 . 19世纪末,欧洲主要列强都制定了侵略非洲的计划:英国妄图建立一个北起开罗,南至开普敦,纵贯非洲大陆的庞大殖民地,法国要从西非的佛得角向东非的索马里扩张;德国希望在赤道两侧建立自己的殖民地。这些计划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列强争夺非洲的矛盾加剧B.三国达成了瓜分非洲的协议
C.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加快D.形成了针对非洲的殖民体系
2020-07-30更新 | 283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统计的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的相对份额(%)变化情况,它反映了
国家1750年1800年1830年1860年1880年1900年
中国32.833.329.819.712.56.2
印度24.519.717.68.62.81.7
英国1.94.39.519.922.918.5
美国0.10.82.47.214.723.6
A.中国印度制造业产量长期落后B.新经济促进美国制造业的增长
C.技术创新改变世界制造业格局D.英国制造业一直领先世界各国
7 . 观察下表

美国钢铁业统计表该表反映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A.行业竞争激烈B.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C.多种所有制并存D.生产和资本走向垄断
8 .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
A.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B.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
C.重大发明来自传统工匠D.英国的工业发展一枝独秀
2019-12-03更新 | 538次组卷 | 39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中的数字表明了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工业生产在全世界发展的速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比之欧西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之后实现的产业革命,洋务运动像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之中。

——节选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各国工业生产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征?简析其政治、经济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特点,并分析与西方工业化不同的原因。
2019-09-1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到1900年前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对这段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A.欧洲正经历着一场经济大危机
B.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率高
C.亚洲的经济发展程度超过美国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2019-08-11更新 | 455次组卷 | 43卷引用:山西省沁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