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

材料 19 世纪 20 年代以后,英国主要工业部门产量大增,传统的运河航运运力有限,交通运输业供给与需求矛盾愈发突出,曼彻斯特与利物浦的商人大力提倡修建铁路,并预言“运河时代来日不多了”。冶铁业的技术革新,大大降低了铁的价格,多管式汽锅发明极大增加了蒸汽容量,解决了火车动力不足与成本过高的问题。1830 年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的通车运营,标志着英国“铁路时代”的开始。该铁路线营运的前 18 个月,运送旅客 70 万人次,不到两年公司股票价格翻倍,1835 年铁路净收益达 10 万英镑。鉴于经营铁路展现的可观经济利润,几乎所有的英国有产阶级都投资铁路,1849 年铁路投资占到英国国内固定投资的 40。1835—1837 年间、1844—1850 年间英国兴起两次“铁路热”,到 1870 年, 英国铁路通车长达 15500 英里,囊括全英的近代铁路体系基本建成。英国铁路的成功揭示了一个规律: 交通运输业本身的发展,共寓于经济发展总进程这一共同体中。

——摘编自张廷茂《英国铁路运输与工业革命》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发展铁路事业迅速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铁路时代”的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中新交通工具革新的情况。
2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指出“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最早出现于新航路开辟之际B.直接推动了早期的殖民扩张
C.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D.帮助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2020-10-14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五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在欧美许多国家开展起来,它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异常深远。”这主要表现在
A.英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C.“煤铁复合型”布局到临海型布局的演变
D.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4 . 莫妮卡·普拉萨德在《过剩之地:美式富足与贫困悖论》一书中写道,19世纪末美国的财富两倍于它20年前的财富。……大部分人民都比其先辈“富裕”,但是他们忍受着并将继续忍受这一等同于悲惨经历的轻微改善。这表明当时的美国
A.垄断阻碍经济发展B.社会危机空前尖锐
C.民主进程严重受阻D.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5 . 19世纪80年代,有学者呼吁英国集中精力增加生产力,并将生产转移到那些拥有比较优势的工业中,但英国却选择了最为省事的措施―贸易,并提出“要么死亡,要么贸易”的口号。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继续推行自由主义政策B.专注于传统工业的升级
C.对海外市场的过分依赖D.缺乏工业生产社会条件
2020-09-05更新 | 350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为1875年和1913年欧洲主要国家及美国制成品关税水平(%)。该表反映了

——摘编自田索华《对外贸易保护与美国经济崛起:1783- 1933》

A.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B.欧美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C.差异性贸易政策加剧国际贸易竞争D.工业革命以来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2020-06-26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第一附中2020届高三押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欧洲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了。”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的正确理解是
A.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B.工业革命在世界各国爆发
C.资产阶级革命波及世界各地D.欧洲国家最终确立世界霸权
2020-06-11更新 | 173次组卷 | 29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892年,法国工业部部长说:“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距离变得越来越短,邻居也就越来越近,因此了解自己的邻居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是由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开始建立
C.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的问世D.交通进步打破各国之间的界限
9 . 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人类历史进程,也带来了观念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科学家虽然仍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原有工业革命时期的旧有技术,无视电力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化工等新兴工业发展缓慢。而同时期的美国则非常重视新的技术及其成果,他们特别注重发展应用技术,加强在这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引进。一战期间,美国借助自己和平的环境及其优越的待遇,大量吸收欧洲及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为美国的快速发展集聚了大量人才。

——【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著《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人们的时空观与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有密切的关系。……无线电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使信息传播最大限度地克服了时空限制,使人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今,发生在遥远地区的种种事件,都比任何时候更直接、更为迅速地对我们发生着影响。“全球化”作为一种改变现状的变化范式,已经成为了替代“现代化”的一种话语和社会想象。

——韩斌《媒介技术发展与人类时空观演变》


完成下列要求: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技术进步促进人类时空观念变迁”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通畅)
10 . 近代以来,大国的兴衰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以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英国人在1846年着手制订一项系统的自由贸易政策,紧跟着其他国家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经济活动处于普遍的自由主义环境里,在这种环境下,商业被认为应该不受政治国家限制,因而经济活动依然主要是国家性和全球性的。十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市场业已创立起来。货币、劳务、金钱、资本和民间往来,差不多不再顾及国界。

——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材料三   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系统的应用,使美国率先开启了电气时代,并由此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竞争中,美国很快取代了英法的领先地位,以领头羊的姿态走在了世界前列,正是在电气时代,美国经济后来居上。在20世纪后半叶,又是美国率先开创了信息革命,使美国得以再次走在前列,并保持其领先的优势。

——摘编自《大国崛起:美利坚后发制人称霸世界》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这一“重要转折点”相关的历史事件及最早从事的国家?并从全球化的角度指出其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46年英国着手制定“自由贸易”政策的经济原因。这种政策的推行有利于英国形成怎样的国际地位?此时全球化呈现怎样的发展特征?
(3)据材料三说明“美国经济后来居上”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和大国兴衰的主要因素。
(4)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19世纪四十到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20-04-2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第三十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