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出的结论。

组别、时期
材料
结论
第一组
1516
世纪
他们游到我们的小船上,用鹦鹉、棉线团、短矛和其他很多东西交换,我们给他们玻璃、念珠和小铃铛。总之,我们以物换物,两相情愿。

—哥伦布《航海日记》

世界逐渐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
第二组
19世纪
中期
世界强国英国在1846年和1849年先后废除了谷物条例和航海条例,全面实施自由贸易政策,和一些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希腊(1837年)土耳其(1838年)波斯(1836年、1857年)中国(1840年、1842年)日本(1858年)等,其中绝大多数是不平等的贸易协定。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六期

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不平等贸易体系形成
第三组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开通,巴拿马运河于1914年竣工。铁路网密布全球,洲际铁路开通的有:1869年美国横贯北美的大铁路与太平洋铁路接轨;1903年俄国西伯利亚大铁路。世界通讯网形成:19世纪60年代,有线电报的使用已经越出国界;70年代,电话开始使用;1901年,无线电波飞跃大西洋成功。汽车和飞机已经出现。20世纪初期,全世界已有200万辆汽车奔驰在交通运输线上。

—麦克尼尔《世界史》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请回答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中直接推导出来的?应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
2021-09-2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认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由此可见,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特点是
A.科学和技术日益紧密B.国家对科技的投入高
C.普通工匠科研的缺失D.科学家的严谨和勤奋
3 . 有人评论一种经济现象,认为它有“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的优点,又有“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点。有关这种经济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这种现象典型的代表国家有美国和德国
B.这现象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密切相关
C.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D.推动近代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世纪30年代,女装流行面料有薄棉布、白麻布、薄纱、蝉翼纱、条纹毛织物,而19世纪晚期后,人造染料、人造纤维的发明改变了衣料,人造丝袜成为女性的时尚用品。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
A.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B.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的发展
C.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D.女性审美情趣发生重大变化
2021-09-27更新 | 537次组卷 | 30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在小麦买卖中商人们每天通过电报和海底电缆追踪明尼阿波利斯、利物浦、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格但斯克的价格,他们到最便宜的地方去买,到最的地方去卖。这样,世界小麦的供应大体上就按照需求和支付能力来进行供应。”对材料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A.技术革命促进了信息的传播B.世界各地的商业联系加强
C.统一的世界市场正初步形成D.与列强殖民扩张密切相关
2021-09-2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爱因斯坦解释了在光的照射下,某些物质内的电子会被光子激发出来形成电流的原理,现在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倍增管、电视摄像管、光电管和计算机设备等。这可以说明
A.现代科学转化为技术生产力B.美国在通讯技术研制上走在世界前列
C.该公司注重产品技术上的研发创新D.该公司在通讯行业存在较大程度垄断
2021-09-2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南宫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科学开发和利用能源才能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0-1850年英国煤产量增长图

材料二 世界主要能源消费构成比例示意图

材料三 中国能源生产、消费结构图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增长趋势,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19世纪中期、后期和20世纪中期、后期能源结构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中,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能源生产、消费有什么变化?从历史角度简要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2021-09-2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一轮收官考试(一)历史试题
8 . 恩格斯后来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写再版前言时承认:“这本书里所描写的那些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恶劣现象,现在或者已被消除,或者已经不那样明显。”1895年,他在最后一篇文章中说:“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恩格斯上述认识的原因是
A.恩格斯放弃了暴力革命的原则B.资产阶级实现了社会主义目标
C.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D.资本主义调节机制渐趋成熟
9 . 据如表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
1896年的法国工业和职业调查(全国57.5万家工业企业)情况
企业雇工人数
150家1000人或以上
53.45万家10人以下
40万家1—2人
1895~1904年法国工业结构
消费品工业(包括纺织、食品)占工业产值43.1%
纺织工业(以手工作坊和家庭工场为主)占工业产值28.3%

A.家庭小企业适应了近代大生产要求B.存在抑制工业发展的落后因素
C.纺织工业在国际市场上颇具竞争力D.封建生产关系阻碍工业化进程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是中华人口急剧增长的时期。明代人口官方记录最高为6千万,但估算实际应该已达1亿,明末可能已达l亿5千万。明清之际,战乱频仍,人口有所耗减。到清代升平日久,人口又迅猛上升,康熙末年(18世纪20年代)又达1亿5千万,18世纪末,人口增至3亿,而到1840年,人口已到了4亿。人口如此迅速增长,说明当时经济发展,社会生活条件改善,另一方面,清代实行“摊丁入亩”,“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等政策,使人民不再因为逃避赋役而隐匿人口,人口统计数字比较确实,也是人口数目增加的重要原因。

人口的增加对资源形成了压力。在清代反映为地少人多,粮价腾飞,使乾隆皇帝(17111799)也为之忧虑,而且他还注意到,粮价本应随着年成丰歉而涨落,可是现在却一直上升,有涨无落。人口学家如洪亮吉(17461809)也指出,物质资料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必然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出现大量失业人口(游手好闲者),教育普及程度下降,成为产生社会动乱的根源。要解决这种矛盾,洪亮吉认为或者是水旱疾疫之灾使人口减少,或者是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但他并没有找到解决人口与资源矛盾的根本办法。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16501990年的世界人口变化

欧洲美国和加拿大拉丁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总计(百万)
16501001122100330545
1750140111295479728
185026626332957491171
1900401816361209371608
欧洲美国和加拿大拉丁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总计(%)
165018.30.22.20.418.360.6100
175019.20.11.50.313.165.8100
185022.72.32.80.28.163.9100
190024.95.13.90.47.458.3100

——根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人口发展的特点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人口变化的趋势和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2021-08-25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