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反映了从1800年到2015年间的世界城镇化发展趋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相关史实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23-05-10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北京卷)
2022·湖北武汉·模拟预测
2 . 【历史的多元解释】

材料一   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摘编自李贽《藏书》

材料二   孔子的第一价值是非宗教迷信的态度,孔子不言神怪,是近于科学的。

——摘编自陈独秀《孔子与中国》(1937年10月)

材料三   整个19世纪,儒学在西方的形象每况愈下,直至堕入黑暗深渊。20世纪前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像德国这样对人的困境感到绝望,德国再次形成了一个尊孔的学术团体。这些德国思想家认为“孔子最让人景仰的是道德人格的完全独立,不受外部金钱或权威的影响”“欧洲应该像孔子所追求那样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

——摘编自方厚生《20世纪初西方文化危机中的孔子形象·以德国为例》

以上对孔子的三种不同评价,可以反映出历史解释的多元视角请,从“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的视角出发,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阐述充分,表述清晰)
2022-04-27更新 | 227次组卷 | 10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心”与“外缘”

由于第三世界是一个世界经济范畴,因此它的最主要的特征是欠发展(或欠发达),按依附论的观点,欠发展是指外缘地区国家经济的一种畸形发展状况。

根据依附论和世界体系的理论,近代资本主义兴起所构筑的由“中心”与“外缘”地区组成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结构,大致如图所示。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亚诺斯著《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依附与畸形”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表述成文,叙述完整。)
2022-02-23更新 | 769次组卷 | 1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2届高三高考查漏补缺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末以来,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方法是其对现代能源(即煤、石油、天然气和水力、电力而不是木材)的消耗,因为这既表示一个国家利用各种无生命能源的技术能力,也表示了其经济发展速度。

1890~1913年欧洲各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 (相当于百万吨煤)

        年份
国家
1890年1900年1910年1913年
英国145171185195
德国71112158187
法国3647.95562.5
奥匈帝国19.7294049.4
俄国10.9304154
意大利4.559.611

——摘编自[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根据上述表格,概括欧洲各主要国家能源消耗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18-20世纪部分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时间事件时间事件
1771年阿克莱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殖民国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问世1861年沙皇签署“二一九法令”
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1870年洛克菲勒创建标准石油公司
1836年伦敦工人协会成立1871年上海机器织布局创办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1896年埃塞俄比亚独立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从上表中提取两条相互关联的信息,确定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自拟主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21-05-01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贸易政策

以下是学者在其著作中对贸易政策问题的相关叙述:

①美国南北战争以北方工业中心战胜南方的棉花、烟草种植者而告终。前者是十足的贸易保护主义者,后者主张自由贸易。②美国总统格兰特(18691877)断言:“几个世纪以来,英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并因此获得满意的结果。……近两个世纪以来,英国感到接受自由贸易较为适宜,因为它认为贸易保护主义已不能再给英国带来好处。”③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极端贸易保护主义的麦金利税率。1897年,丁利法案再一次提高关税率。不久,面对具有危险竞争能力的美国工业品的泛滥,欧洲发达国家不得不筑起关税壁垒。④“托拉斯”一词于1882年首次问世,石油、钢铁、食品、铁路和烟草都掌握在飞速发展的垄断集团手中。内战结束后的三十年里,美国工厂的生产能力提高了七倍。美国煤产量已和英国煤产量相当,钢铁产量是英国的两倍,铁路总长度则是英国的九倍。⑤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输出自由汇兑、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的理论,但这种理论是针对他人而言。为了否定发展中国家保护自己民族工业的权利,削弱政府在这些国家中的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应运而生。

——以上材料整理自【乌拉圭】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结合所学,针对以上材料中的史实或观点发表你的看法。要求:从材料的五个部分中任选其三,分别论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6 . 德国的城市化进程

材料一   19世纪20-60年代,德意志迅速崛起了一批工矿业城市群。德意志各邦取消了人身赋税、取消国家的劳役,允许农民赎买地主的封建劳役,并颁布了《调整地主和农民关系法》。历时半个世纪的农业改革,德国实现了土地所有权、经营权与劳动者的分离。

材料二   1871-1910年是德国大城市急剧增多的时期,城市人口占人口总数,从1871年的40%到1910年的60%。19世纪70年代,德国优先发展交通业,政府统一管理铁路运输,逐步完成了铁路国有化。德国颁布了《职业自由法》等法令,为人们自由地迁徙和选择职业提供了法律保障。德国人口大规模从东部农业区流向西部大城市,并有大量外来移民进入城市。19世纪80年代,德国先后颁布《疾病保险法》《意外事故保险法》《老年及残废保险法》,并通过一系列劳工保护立法,社会保险立法逐渐覆盖全国所有工业人口。1910年,德国从事农业和林业的人口明显减少,从事工业、商业、交通业、服务业的人口急剧上升。德国的铁路总里程达61000公里,内河航运也很发达,大批的交通枢纽城市兴起。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评析德国的城市化进程。
2021-01-2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现代医药卫生发展简史

时间概况
中世纪医学由僧侣掌握,沿用古代传下来的医学知识,把治愈与“神圣的奇迹”联系在一起
15-16世纪达·芬奇开始从事人体解剖,绘制了700多幅解剖图,大都准确、优美;意大利的帕多瓦大学有解剖教室,著有《人体构造论》
17世纪体温计、脉搏计、显微镜运用于医学;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并发表《心脏运动论》
18世纪《论疾病的位置和原因》认为每一种疾病都是局部损伤,形成病变理论;临床医学教学兴盛,英国莱顿大学设立了教学病床;詹纳发明牛痘接种法是预防医学的一件大事
19世纪疾病研究推进到细胞层次,用减弱微生物毒力的方法创立经典免疫学;提取植物元素制成奎宁、阿司匹林等药;麻醉药和消毒器,以及血压测量、喉镜、胃镜、X光机等仪器运用于医学;1848年英国设立卫生总务部,1860年护理学成为一门科学
20世纪人类提取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药成功;各国政府的卫生保健支出和医药企业投资规模越来越大;超声技术、核磁共振技术组成了医学影像学;细胞选择与分裂、克隆技术、DNA技术等不断发展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美国、德国和俄国的工业化

美国

美国工业革命从移植英国技术开始,但很快创新了标准制度,通过机器和零件的标准化,促进了大规模生产;1790年,美国国会通过首部专利法,1890到1900年,美国政府颁发了234956项专利证书;1896年,美国通过战争夺取墨西哥领土,经济区域迅速扩大;钢铁和汽车工业是美国工业增长中占重要地位的产业,1899年美国钢产量占到世界钢产量的43%并在激烈的竞争中涌现出汽车大王亨利·福特;1900年,资本在百万美元以上的美国大企业已比比皆是,它们占企业总数的0.9%,却占工人数量的25%和工业产值的38%;1860—1915年到达美国的移民总人数为二千八百五十余万。

德国

1825年普鲁士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到60年代学龄儿童入学达到97.5%;德国交叉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采矿与冶金钢铁工业成为德国领导性的工业部门;1905年,德国垄断组织遍及采煤、电气等工业部门;德国政府实行高关税政策,保护民族工业并大力资助私营企业。在19世纪后半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政府对经济的改革措施都是以政令方式颁布实施;19世纪末,德国所占殖民地不到英国的1/10。从大陆扩向全球,建立幅员辽阔的殖民帝国,成为威廉时代对外政策的重心。

俄国

19世纪中期一批英国工程师到俄国设厂并向俄国输出机器和技术人才;19世纪50年代俄国棉纱生产的集中,使大型棉厂添置机器织布,机器印花,向联合型方向发展;俄国1861年改革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俄国奉行鼓励民族工业发展政策;1861—1875年先后授权141家机器制造企业免税进口金属;1860—1879年,俄国机器制造企业增加近1倍,产值增加了5.5倍,但重工业这一关键部门的资本主义改造仍极为缓慢。


从下列材料中提炼两条促进近代工业化发展的因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提炼因素正确;说明充分;逻辑合理。)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上半叶,德意志的工业化水平落后于英国和法国,分散独立的德意志邦国及其各自为政的关税壁垒和通行费对商品流通构成巨大的障碍。到19世纪下半叶,德国工业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20世纪初,德国的工业产值已经占世界的16%,仅次于美国,跃居世界第二。


有人认为,德国崛起的关键,在于德国人抓住了当时的各种机遇。结合所学,用史实来支持这一观点。
2020-04-2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工业化是近现代社会的重要问题,对工业革命和工业化准路的研究持续不断。

材料一 2003年美国历史教科书《工业、 改革和帝国: 1750- 1900》有六章内容直接涉及到 了工业革命,其中第三章“从农场到工厂”划分的小节主要包括:“不再在家工作!”“工厂是怎样创造城镇的”“什么是‘黑金'”“一个 ‘血汗工厂”的终结”等。2014年美国部分高中所用教科书《西方社会的历史》第20章“能源与工业中的革命(1780--1850),认为“工业革命开创了 经济增长具有持续性的时代”。

材料二 1854年, 狄更斯在《艰难时世》中写道,“请先看看故事的发生地:库克镇。镇上满是机器和高大的烟囱,烟囱没完没了地冒着黑烟。这里有脏兮兮和散着怪味的河流.....生活的舒适,与这里无缘。”1814年瑞典企业家埃舍尔在日记中写道:“我在利物浦参观了很多造船缆绳工厂,车间里的机器给我留下了最深刻印象。操作机器只需很少的工人。要达到这样的效率水准, 我们瑞士的工厂必须换掉所有的员工并训练新一代的学徒。”

材料三 印度国民大会党温和派领袖巴纳吉 (1848—1925)赞美“英国对印度造福无穷,给 了我们秩序、铁路和欧洲教育,全国为此对英国表示感激。”而印度民族解被运动的代表达达拜.挪罗齐(1825-1917)在《印度的贫困和非英国式的统治》里论述:印度财富大量流入英 国,1867年药为800万英镑,1870年为 1200万英错。英国在印度长时期标夺的财富主要在英国消费,造成印度财富的单纯外流,这是印度贫困的根源。

(1)一百多年来,围绕工业革命的争议一直未平息。在探索“工业革命”这一主题时,你认为应该如何辨析下面这些材料?

材料四   近代美国、 德国和俄国的工业化

美国工业革命从移植英国技术开始,但很快创新了标准制度,通过机器和零件的标准化,促进了大规模生产;1790年,美国国会通过首部专利法,1890到1900年,美国政府颁发了234956项专利证书;1896年,美国通过战争夺取墨西哥领土,经济区域迅速扩大;钢铁和汽车工业是美国工业增长中占重要地位的产业,1899年美国钢产量占到世界钢产量的43%并在激烈的竞争中滴现出汽车大王亨利福特;1900年,资本额在百万美元以上的美国大企业已比比皆是,它们占企业总数的0.9%,却占工人数量的25%和工业产值的38%;1860—1915年到达美国的移民总人数为二千八百五十余万。

1825年普鲁士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到60年代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5%;德国交叉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采矿与冶金钢铁工业成为德国领导性的工业部门;1905年,德国垄断组织遍及采煤、电气等工业部门;德国政府实行高关税政策,保护民族工业并大力资助私营企业。在19世纪后半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政府对经济的改革措施都是以政令方式颁布实施;19世纪末,德国所占殖民地不到英国的1/10。从大陆扩向全球,建立幅员辽间的殖民帝国,成为威廉时代对外政策的重心。

19世纪中期一批英国工程师到俄国设厂并向俄国输出机器和技术人才;19世纪50年代俄国棉纱生产的集中,使大型棉纱厂添置机器织布,机器印花,向联合型方向发展;俄国1861年改革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俄国奉行鼓励民族工业发展政策:1861-1875年先后授权141家机器制造企业免税进口金属;1860--1879年,俄国机器制造企业增加近1倍,产值增加了5.5倍,但重工业这一关键部门的资本主义改造仍极为缓慢。

(2)从材料四中提炼两条促进近代工业化发展的因素,结合材料和所学的根关史实加以说明。(要求:提炼因素正确;说明充分;逻辑合理)
2020-01-10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