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面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现状,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1951年12月,毛泽东指出:“完成工业化当然不只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一切必要的轻工业都应建设起来。……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向前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1953年6月,毛泽东讲道:“为了保证国家的独立,我们在编制五年计划时要把建设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以增强国防力量,向社会主义前进。”

——摘编自《毛泽东经典政治经济学理论辑要》

材料二   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讲话,他指出:我们现在发展重工业可以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从长远观点来看,前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少些和慢些,至少基础不那么稳固,几十年后算总账是划不来的。后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而且由于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会使它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过去朝鲜还在打仗,国际形势还很紧张,不能不影响我们对沿海工业的看法。现在,新的侵华战争和新的世界大战,估计短时期内打不起来,可能有十年或者更长一点的和平时期。

——摘编自何玉长、李波《毛泽东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的回顾与思考》

材料三   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里谈道:我国是一个大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并举,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强大的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大家知道,轻工业和农业有极密切的关系,没有农业,就没有轻工业。重工业要以农业为重要市场这一点,目前还没有人看得很清楚。

——摘编胡怀国《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土地制度:百年变革的理论逻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对于社会主义工农业发展认识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背景。
2 . 1956年中共八大上,李富春提出:纳入国家计则中的各项指标,可以分为三类:指令性指标、可以调整的指标和参考性的指标。陈云也提出: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材料说明中共八大
A.建立了以指标为核心的体制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C.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D.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序幕
2020-02-15更新 | 286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届高三上期第五次质检(期末)历史试题
3 . 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因为
A.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B.制定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方针
C.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D.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中共八大会议指出,在生产的计划性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作为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主体,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这表明当时我国
A.独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B.正确分析了人民内部矛盾
C.冲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D.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
5 . 1956年,中共八大报告指出:“由于价值规律在我国经济生活中还起着一定的作用,在某些方面更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在适当的范围内,更好地运用价值规律……以满足人民多样的生活需要”。这说明中共中央
A.试图纠正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失误
B.总结了“一五”计划建设的经验
C.反思了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
D.努力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需要
6 . 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做出的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表述。据此可知,表中甲、乙两处党的代表大会分别是(       

名称

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表述

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中共七大、中共八大B.中共十三大、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D.中共八大、中共十九大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1957年下半年,各种刺激经济增长的因素逐渐消失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矛盾重新又尖锐起来。1957年秋天,经济危机再次以巨大的冲击力首先袭击美国。这次危机延续的时间虽不长,但比1948-1949年危机深刻,它波及到冶金、汽车、运输设备、电气、建筑材料、轻工业等部门。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私人投资锐减20%,失业人数增加到470万,制造业的实际工资基金总额减少了12%,股票价格下跌,出口缩减,国际收支在战后第一次出现大量逆差,美元也第一次发生动荡。

——陈宝森等《美国经济周期研究》

材料二   为了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必须继续扩大冶金工业的建设,大力推进机器制造工业的建设,加强电力工业、煤炭工业和建筑材料工业的建设,积极进行工业中的落后部门——石油工业、化学工业和无线电工业的建设。同时,还必须推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首先是进行工业的技术改造,以提高我国工业的技术水平。

——周恩来《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报告》(1956年9月16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50年代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五计划的特点,分析我国实行二五计划的有利条件。
2022-02-26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如图所示是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书影。下列关于此书叙述正确的是
A.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B.此书重点讨论了政治生活的一些重大问题
C.此书的发表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此书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一个初步又比较系统的思路
2021-03-06更新 | 18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百校2021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下图所示为1958年7月发行的年画。作为史料,它可以佐证
A.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的建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宏伟蓝图的绘制
C.人民要求改变落后状况的良好愿望D.我国开始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的时代
10 . 在八大会议上,陈云提出∶今后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但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作为补充。在社会主义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但附有一定范围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陈云的上述主张(     
A.总结了一五计划时期的工作经验B.对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有借鉴作用
C.提出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向D.有助于我国成功克服经济困难局面
2022-11-0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摸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