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交通工具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王朝交通建设最具时代特色的成就,是驰道的修筑。“治驰道”是秦始皇统一后第二年就开始进行的宏大工程。对于驰道的形制,西汉人贾山曾有这样的记述:“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道分三条,广五十步。”秦王朝修筑的驰道,东北通达燕地和齐地,南面行抵吴地和楚地,江湖之上,以及海滨的宫观,都可以一一连通。秦始皇时代,还曾修筑由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直抵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的大道,称为直道。据载,这条道路全长“千八百里”。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中国近代公路发展

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 年)中国公路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所修公路,一般是从军路开始,以地方发动,民间集资或商人集资方式修建的。当时东南沿海处于军阀割据和混战情况下,大都各自为政,互不联系,修建的公路既无规划,又无标准。截至1927年,中国公路通车里程约为29000公里
国民党政府前期(1927—1936年
公路纳入国家规划阶段
1932年,国民政府经济委员会召开了苏、浙、皖、赣、鄂、湘、豫七省公路会议,另外,还将陕、甘、青等省和粤、闽边防重要公路纳入督造之列。据统计,截至1936年中国公路通车里程达117300公里
全面抗战时期(1937—1945年)这一时期新建公路如兰新、滇缅等多是在地理与自然条件恶劣的边陲地区,勘测、施工任务都十分艰巨,其使用多服务于军事,质量要求不高,而且时兴时废。据统计,截至1946年,中国公路总里程达130307公里
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这一时期公路交通以军事为主。公路建设进程不大,特别是国民党溃退时,公路遭到严重破坏。截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全国能通车的公路只剩下75000公里

——摘编自牛强强《中外公路发展对比·中国公路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道路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公路建设的背景,并综合以上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公路建设与古代中国的不同之处。
2022-10-13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卫生、守纪等文明习惯由铁路沿线辐射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社会逐渐走向文明。如:火车作为大型交通工具,载客量大、运行时间长,要求乘客必须严格遵守乘车规则。如:1912年,沪宁铁路局就制定详细的章程,即规定乘客要文明乘车、准点乘车,车内保持整洁、禁止吸烟和携带无罩烟火等,这些为人们树立了良好的文明形象,也让他们体会到了“坐车之精美,招待之周到”,客商“无不赞美”沪宁铁路。乘火车出门远行的人们也遂之把火车里或都市里的文明风尚带到家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摘编自葛玉红《铁路与近代中国的社会文化变迁》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围绕“铁路与社会变迁”自拟论题,并给予说明。(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10-08更新 | 267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880年,洋务派代表人物刘铭传在《铸造铁路意图自强折》中阐述了修建铁路的意义。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快速发展,但被外国人控制。铁路的修筑客观上
A.推动中国交通运输近代化B.增强清政府对经济的控制
C.导致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D.便于列强进一步资本输出
2022-05-21更新 | 28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0年民政部核定奏准的交通《违警律》,是第一部完整的仿照西方设立的公共交通法规。其根本原则是限制个人随意性,保障公众利益。其中9项严重“违警罪”为:“一、于私有地界内当通行之处有沟井及坎穴等不设覆盖及防围者。……三、乘自行车不设铃号者。四、夜中无灯火疾驱车马者。五、以木石堆积道路,不设防围或疏于标识点灯者。……七、未经官准于路旁河岸等处设开店棚者。八、毁损道路桥梁之题志及一切禁止通行或指引道路之标识等类者。九、渡船桥梁等曾经官署定有通行费之处,而于定数以上私行加索,或故阻通行者。”

——摘编自李长莉等著《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史》

材料二   1959年,公安部和其他部门联合颁发了《关于城市交通规则的补充规定(草稿)》,明确规定:车辆装载不准超过规定的重量,小型汽车时速不得超过60公里,客运汽车只准拖挂一辆,自行车在转弯时要伸手示意等,没有明确的处罚条例。1960年,经国务院批准,由交通部分别公布了《机动车管理办法》和《公路交通规则》,把城市交通和公路交通分割开来,分别制定了法规。改革开放后,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国务院于198610月决定改革道路交通管理体制,全国城乡道路的交通管理由公安部门统一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198839日)、《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1991922日)等一批重要的交通法规也相继出台。

——摘编自赵炳强《我国道路交通法规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10年颁布《违警律》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新中国成立后道路交通规则的发展历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指出,近代天津开埠通商后,“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此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说明新式交通的兴起
A.改变了天津城市的空间布局B.推动了城市商业的合理流动
C.加速了天津城市的改造步伐D.带动了城市规模的急速扩张
6 . 李鸿章致驻英法公使郭嵩焘的信中写道:“曾竭晤恭邸,极陈铁路利益……邸意亦为然,渠谓两宫亦不能定此大计,……官绅禁用洋人机器,终不得放手为之……文人学士动以崇尚异端、光怪陆离见责。”材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洋务运动遭到文人学士反对B.封建势力强大中国近代化艰难
C.洋务运动没有实权人物支持D.洋务运动倡导者眼界狭窄
2021-09-2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月考历史试题
7 . 铁路是近现代文明发展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魏源、徐继畲等人先后著书立说,介绍铁路知……帝国主义列强纷纷谋求在中国修建铁路,以便把他们的侵略势力从中国沿海伸向内地,并为此展开了种种活动,如1865年英商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长约0.5公里的展览铁路,广为宣传,但都遭到清政府的拒绝。1876年,英国商人采取欺骗手段擅筑了一条吴淞铁路,但这条铁路经营一年多就被清政府赎回拆除了。五年后,在洋务派的主持下,于1881年开始修建唐胥铁路,从而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此后在台湾修筑了台北到基隆港和到新竹的铁路,

——摘编自中国铁路网《中国铁路发展历程》

材料二   美国东部到西部加利福尼亚州之间距离超过4500公里。地理和交通的原因使得西部成了美国相对独立的地区,不仅经济发展受到影响,也成为国家稳定统一的隐患。西部广闻、肥沃的土地等着更多的人前去开垦、耕种,大大小小的金矿银矿也缺人开采,而东部反过来又为西部的各种自然资源提供了加工地和市场。如果没有它,八十天环游地球的梦想永远只是梦想而已。过去(1869年之前),从纽约到旧金山最顺当也要走六个月,而铁路建成后只需要七天。

——摘编自(超级工程一览的博客:美国太平洋铁路一每根枕木下都有一具华工尸骨》

材料三   目前欧洲公路以每天吞噬10公顷土地的速度发展,公路CO.排放量占整个交通运输业总排放量的八成以上,欧洲公路交通拥堵造成的经济损失已高达其CDP0.5%,因交通事故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00亿欧元。随着精力充沛的退休人员增加,教育旅行机会增多,国际间客运量强劲增长,铁路客运市场获得发展机遇。而物流与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欧盟单一市场的诞生与发展,为欧洲铁路货运业务提供了契机。铁路、城市和城际轨道交通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在欧洲,一个新的铁路时代已经到来,

——据耿志民《欧洲铁路联盟交通政策对中国铁路的启示》


(1)据材料一分析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分析美国修建太平洋铁路的意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新的铁路时代”到来的社会背景。
2021-09-2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一轮收官考试(二)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具有代表性的铁路遗产一览表

——摘编自崔卫华、杨成林《中国近代铁路产的时空分布与遗产价值研究》

材料二 中东铁路是沙俄政府为夺取中国东北地区资源并称霸远东地区而修建的一条连接中俄两国的“丁”字形铁路。中东铁路通车后,中国一些爱国官员、士绅为维护民族尊严,从1908年至1930年间先后修建了齐昂、呼海、洮昂等6条民族铁路,成为国人与外国列强抗争的标志。在铁路修建过程中,一大批信仰布尔什维克的俄国工人来到中国,先进的思想开始在中国工人间传播。1923年10月,东北地区最早的党组织在哈尔滨成立。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铁路的附属事业如海运、矿山、鞍山钢铁厂、电气事业、旅馆与地方教育事业等,都随之兴起,而且批国际性商贺城市也迅速形成。近20个国家先后在哈尔滨设立了领事馆,百余种外文报刊在此发行。

——摘编自周喜峰《中东铁路的修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晩清铁路建设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东铁路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21年初,北京电车公司成立。该公司在筹建过程中遭到各界的强烈反对。京师总商会认为“京师并非通商口岸,而民房、商店又栉比繁多,若势必兴办,定需拆毁民房",使多数商家蒙受损失,“名为便民,实则害民”。这反映出
A.城市建设损害了市民的利益B.城市近代化与旧观念的冲突
C.旧的商会组织阻碍社会进步D.北京的城市化发展速度缓慢
10 . 【铁路与近现代中国】

以下是中国铁道博物馆的“中国铁路发展史”展览活动的部分内容,以五个阶段展示了中国铁路一百多年的发展轨迹。

第一部分:蹒跚起步的中国铁路

1876年,英国商人在上海修建的淞沪铁路,是中国的第一条铁路。

1881年,唐山开平矿务局为了运煤而修建唐胥铁路。

1889年,清政府成立中国铁路总公司,向比利时的公司借款兴建芦汉铁路。

1904年,德国强行建造胶济铁路。

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是中国首条自行设计的铁路。

第二部分:步履维艰的中国铁路

1913年,日本从中华民国政府取得修建满蒙五条铁路的特权。

1935年,苏联把中东铁路作价让给伪满政权。

19371945年,中国政府修建的铁路主要有湘桂铁路、滇缅铁路、叙昆铁路、湘黔铁路和陇海铁路的宝鸡至天水段。日本大量侵占中国东北和华北等地区铁路新线。

1949年,全国可以通车的铁路为21989公里。

第三部分:奋发图强的中国铁路

1949年以后,中国铁路逐渐建成机车车辆工厂。

1952年,开始自制蒸汽机车。

1958年,开始自制内燃机车。

1960年,开始自制电力机车。

第四部分:长足发展的中国铁路

1981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50181公里,铁路线上隧道4493座,桥梁28945座,最高行车速度每小时110公里,年客运量为9.53亿人,为1949年的9.2倍;年货运量为10.77亿吨,为1949年的19.2倍。列车牵引总重由1949年的1600吨提高到3500吨。

2002年,中国首条跨海铁路湛海线通车,结束了雷州半岛没有铁路运输的历史。

第五部分:科学发展的中国铁路(2002—至今)

2004年,“和谐号”系列高速动车问世。

2008年,我国第一条时速超过30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通车。

2009年,世界上里程最长(全长1069公里)、速度最高(时速350公里)武广高铁运营。

2014年,土耳其安伊高铁是中国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铁,为两国人民搭建了一条“新丝路”。

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铁路快速客运网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目标成为现实。


请你根据以上“中国铁路发展史”展览活动的部分内容,选取相关材料,提炼相关主题,并论证所选材料与主题之间的关系。(可从铁路与近现代中国内政外交、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关系任选角度展开论述。)
2021-02-07更新 | 27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四中学2022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