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本身并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出台的,而是以实施粮食税为开端逐步充实完善的。实施粮食税引发剩余粮食的交易,从而重新肯定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市场机制.后来布哈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时说:“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摘编自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材料二   1933年5月12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该法案采取的主要策略是“限额耕种”,农户自愿与政府签订市场协议,凡是根据政府“按户分配耕地面积计划”,“自愿”减少耕地限制产量的农户,都可以得到政府的津贴。1935年4月罗斯福总统建立了重新安置局,向贫穷农民、农业工人和分成制佃农提供低息贷款、补贴及技术支持,该计划使12000万户无土地农民成为土地所有者,其中也包括黑人农民。

——摘编自夏辉辉《政府对农业的“哺育”——浅析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苏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归纳罗斯福新政调整农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苏俄新经济政策与美国罗斯福新政在本质上的不同之处。
2020-07-2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2 . 脱贫减困是民生的关键问题,古今中外都备受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对不同程度的贫困者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如明代林希元《荒政丛言》提出“极贫之民便赈米,次贫之民便赈钱,稍贫之民便转货"”…宋代以前,救助贫困人口一般以政府为主,如《汉律》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者”提供教助。到了宋代,国家开始注重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掲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除此之外,宋代还鼓励民间互助,动员富户教助贫户,并设立“纳业补官”制度,对参与扶贫的富户奖以荣誉称号……宋代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从财政、民政乃至军政多个层面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

——摘编自孙竞、张文《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在一次演讲中,富兰克林·罗斯福向公众提出了公民应该享有“免于匮乏的自由”,因为真正自由的人,必须有基本的经济保障。罗斯福提出的这一自由,意味着摆脱贫穷不再是个人的行为,也就是说,政府应该承担起保障人们免于贫困的责任。

——《大国崛起》

材料三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努力,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我们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我们注重抓六个精准……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个成就,足以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摘自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扶贫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使“人们免于贫困”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哪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和现实意义。
3 .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5年,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障法”,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了救济金和养老金。同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它规定对盈利超过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5万美元以上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税,使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稍显公平。


(1)这些立法对解决社会问题有什么积极作用?
(2)罗斯福采取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福利国家”制度时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3)你如何理解“梯子”和“安全网”的说法?

材料三   



(4)请指出图1和图2国际组织的名称。
2020-07-1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第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汉代律令有关内容

                                                         ----摘编白崔永东《张家山汉简中的法律思想》

材料二   1933年3月,通过民间护林保土工作队计划,吸收失业青年从事造林、森林防火、防治水患.水土保持、道路建筑。5月出台《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通过田纳西流域工程计划,由政府在田纳西河上投资兴办水力发电和大规模灌溉工程。1935 年5月,设立工程规划署,兴办公共工程。

1933年6月,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有关劳工权利,如废止童工、就工资工时进行集体谈判、整顿和制裁血汗工厂、发展工会等。1935 年7月,国会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规定工人有组织工会的权利,有与雇主集体谈判合同的权利和罢工的权利,成立了全国劳工关系局,处理劳工对雇主的申诉。

----摘编自蔡东丽《罗斯福新政时期的联邦最高法院---从经济自由到公民权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汉律内容说明其对重新建立封建统治秩序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初年立法与美国“新政”时立法的相同背景,并说明中美两国立法所体现法律思想的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材料二   1934年1月30日,美国国会通过《黄金储备法》,授权总统在美元原来价值的50%~60%之间的幅度上固定它与黄金的比价。法律通过后,罗斯福宣布美元贬值为原值的59.06%。美元的贬值,使债务人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而国库则由于保有黄金,在美元贬值中获利28亿美元。购买黄金和美元贬值使联邦政府逐步从私人大银行家手中夺得了对国家货币政策的主导权,为美国经济制度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材料三   罗斯福逝世时,中国共产党在《新华日报》上赞扬罗斯福使美国“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元贬值的影响。
(3)结合当时中美关系,分析材料三的观点。
2020-06-2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经济思想是对经济发展状况的反映,经济思想也是经济政策的先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欲于器用服玩之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且愚民见工匠之利多于力田,必群趋而为工,则物之制造者必多,物多则售卖不易,必至壅滞而价贱。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小民舍轻利而逐重利,故逐末易而务本难。苟遽然绳之以法,必非其情之所愿,而势所难行。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如此日积月累,遂成风俗。虽不必使为工者尽归于农,然可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

——《清世宗实录》卷五七

材料二   公元15世纪到17世纪,国际贸易开始真正具有世界性质并获得显著发展。在这一时期,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西欧各国封建自然经济不断衰落,商品货币经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地理大发现使西欧国家纷纷走上了向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扩张的道路,广大殖民地国家被卷入到国际贸易中,国际贸易的范围和规模空前扩大,这一切使得国际贸易获得显著发展……伴随着国际贸易的显著发展,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新兴民族国家聚敛财富的需要,形成了早期的贸易保护制度,而与之相对应的理论基础是重商主义。

——叶晓东《浅析重商主义理论与西方贸易保护政策的渊源》

材料三   1929~1933年发生了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摇摇欲坠。当时,害怕社会主义革命而又较有远见的资产阶级统治者和理论家为了挽救垄断资本主义制度,认识到自由放任主义确实已经过时,只有将一般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才有希望。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是这样一位资产阶级政治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是这样一位理论家。……两者是不谋而合的。……他们的思想来自对一些特殊问题的研究,而这些特殊问题乃是在已经过时的思潮之中达到技术上成熟的工商业体制引起的。

——刘绪贻《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思想,根据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思想付诸实施后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指出重商主义形成的历史条件是什么。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617世纪的西欧国家是如何“把各种重商主义的原则付诸实践的”。试运用全球史观加以评价。
(3)依据材料三指出罗斯福与凯恩斯“不谋而合”之处是什么。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9年,经济危机到来,各国匆忙应对:

美国

英国

法国

1930年通过了臭名昭著的 《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将2万多种产品的进口关税大幅度提高,平均税率达53%…罗斯福新政时放弃金本位制度,实行美元贬值。

1931年颁布《紧急进口税条例》,对进口货物征税50%,后来又规定:…帝国内部各邦的货物彼此实行优惠税率,形成区域集团贸易圈。

在提向关税的同时,率先在对外贸易中实行大规模进口配额制度。

——摘编自迈克·亚达斯《时代: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二 1996——2006年世界总产出与世界贸易增长速度对比


——联合国《2005~2006年世界经济概览》

材料三 问:中方此前回答中美贸易问题时一直使用“贸易摩擦”,但昨天开始使用“贸易战”一词。这一变化原因何在?是不是中方认为中美贸易冲突升级,所以才使用“贸易战”一词?

答:你可能对我们的表态有一些过度解读。我们一直在说,对于贸易战,中国不想打、不愿打,但也绝不怕打。把双方贸易摩擦定义为贸易战并挑起贸易战的是美方,而不是中方。我们采取的反制措施完全是正当防卫。

——2019年5月15日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耿爽答记者问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三国应对危机做法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图表信息反映的经济现象。结合国际贸易体系发展的史实明该现象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中美贸易战“中国不想打、不愿打,但也绝不怕打”的原因。
8 . 经济体制的不断创新和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500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前几个时代中的地区孤立主义与19世纪的欧洲世界霸权之间的一个中间阶段。在经济上,这一时期中,欧洲人将他们的贸易活动实际上扩展到世界各地,不过,他们还不能开发那些巨大的本陆块的内地。虽然洲际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贸易量仍远远低于以后世纪中所达到的数量。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被誉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认为,所有的人都为追求本身利益而生产商品。由于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使所生产的商品满足了人们彼此的需求。他认为,这种自然秩序比人为秩序优越得多。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罗斯福一上任便雷厉风行地实施新政。首先是解决银行危机,此举速战速决,极大地恢复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此后的百日内,罗斯福接连出台了15个重要法案,国会积极支持。其中包括紧急银行法、联邦紧急救济法、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等等。

——钱满素《美国文明》

材料三   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指出所述“近代初期”起、止的标志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欧洲的世界霸权……远远低于以后世纪”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从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运行机制作出了怎样的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在调整中做出的历史贡献。
(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与“罗斯福新政”在为“挽救”社会制度所做的努力方面有何相似之处?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31945年8月—1948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法币发行额及其指数统计表

发行日期法币发行额(单位:亿元)发行指(1937年6月=1)发行指(1945年8月=1)
1937.6141
1945.855693951.0
1945.12103197321.9
1946.123726126426.7
1947.123318852353759.6
1948.8.2166369464407051192.1

——杨荫溥《民国财政史》

材料二   1933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1933年银行法》,这个法令从两方面对美国金融业进行改革:第一,把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分开,禁止商业银行出售证券,不允许投资银行接受存款。第二,建立联邦存款保险制。该法要求成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以保证在联邦储备体系下的各个成员银行的存款安全。存款保险制明显提高了银行系统的稳定性。1935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1935年银行法令》,扩大联邦政府管理货币与信贷的权力。

罗斯福政府大量发行货币,加大货币扩张政策的力度,同时实行“通货膨胀政策”和“通货再膨胀政策”,使货币进一步贬值。为此,在1933年6月16日通过的《国家工业复兴法》和1933年5月通过的《农业调整法》规定,提高价格,促进通货膨胀。《国家工业复兴法》要求提高工资和价格,这使得物价很快上涨。物价的上涨,被看成结束货币紧缩政策的标志。通过货币贬值,将美国经济政策从国际束缚中解放出来。1934年1月,国会通过《金准备法》后不久,美国政府就把黄金价格正式规定为每盎司35美元,把美元的含金量从23.22克降低为13.71克。

——摘编自李世安《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金融改革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1945—1948年南京国民政府货币改革的背景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总统金融改革的特点,结合材料一、二,总结从中美货币改革带来的启示。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市场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能自动平衡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因此,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生产效益如何分配,都无需政府干预。政府唯一的作用就是当好“守夜人”,即防止暴动、偷窃、欺骗、确保个人自由和公民机会均等。这种经济理论的信条是“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

材料二       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材料三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一种什么经济思想?它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史实说明“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好在什么地方?“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其主要弊端是什么?
2020-01-1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