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1946一1950年,苏联实行了第四个五年计划,第聂伯河水电站、扎波罗热钢铁基地和亚速夫钢铁厂等大型工程重建,国民经济迅速地恢复并发展,医治了战争创伤,成为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超级大国。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因为
A.苏联在战争中受创较小B.苏联模式发挥了积极作用
C.华沙条约组织互相扶持D.赫鲁晓夫的改革取得了成效
2022-05-24更新 | 29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苏联长期把加速科技进步视为推行集约化方针最重要的措施,特别强调加速科技进步、 提高劳动生产率与实现经济集约化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但一项新技术从研究到应用于生产的周期长达10年以上。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高度集中经济体制的弊端
B.漠视生产效率的提高
C.美国对苏联封锁遏制政策
D.畸形产业结构的阻碍
2022-05-21更新 | 29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苏联工业化对农村提出以下要求:防止农村两极分化;为国家工业化提供资金和积累,积累的方式不是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而是以国家垄断形成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形式,让农民缴纳额外税;实行国家计划严格控制下的卖方市场。据此可推知,斯大林体制
A.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最佳途径B.在农村保持某种程度的自然经济状态
C.排斥市场并且禁止商品交换D.借鉴了西方工业化资本积累的模式
4 . 学者闻一指出:“苏联解体初期,中国“倒爷”在俄罗斯贩卖皮夹克,倒爷要多少钱俄罗斯人就给多少,皮夹克的价格比国内可以翻几倍,俄罗斯人是不会讨价还价的。”这根源于,苏联时期
A.缺乏商品经济的意识B.经济体制的僵化保守
C.轻工业发展相对缓慢D.社会福利制度的缺陷
2022-05-14更新 | 672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有学者说:“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视角来看,当时苏联本质上是边缘国家的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运动中,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的关系发生了逆转。……保持国家对工业体系的维护,对核心技术的扶助,对民族工业的扶助,都是非常必要的。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保持、发挥国家对工业体系扶助能力的制度基础。”该学者意在
A.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做舆论宣传
B.说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不成熟
C.强调斯大林模式存在一定合理性
D.指出斯大林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6 . 如图是世界与苏联制造业生产的年度指数(1913年为100)示意图。这反映出苏联
A.集权体制的治理效能B.经济发展潜力日增
C.发展成为工业化国家D.农业经济长期落后
2022-05-13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斯大林强调,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不是保证最大限度的利润,而是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这一观点
A.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体现了苏联建设的共产主义倾向
C.折射出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确立D.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2022-05-11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二)历史试题
8 . 1958年,美国学者在调查苏联人民的生活状况时指出,苏联人民对土豆的需求量最大,60%的人不买水果,25%的人不买生菜或其他蔬菜,肉、蛋、牛奶的消耗更低。这体现了
A.苏联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B.当时苏联在与美国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
C.苏联农业集体化滞后制约工业化的发展
D.经济大危机造成了苏联经济结构的失衡
9 . 1928—1941年,苏联在冶金、机械制造、机器加工、燃料动力、石油化工、仪器仪表等工业部门中新建了近9000个现代化的大中型企业,这在世界工业发展史上都极为罕见。苏联在短短十几年里完成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苏联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据材料可推知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具有一定优越性B.苏联模式完全摒弃了市场经济体制
C.西方经济大萧条决定苏联经济发展D.苏联注重农轻重经济比例协调发展
2022·辽宁·模拟预测
10 . 一篇介绍苏俄(联)经济的文章中写道:“进入这一阶段时,国家对经济的计划管理体制已形成,该阶段初期还取消了新经济政策,实行了给农民带来灾难和悲剧的农业集体化……但国家面貌得到真正改变,并且充分做好了战争准备”。这些内容论述的是
A.新经济模式的探索和实践B.战争时期和战后的经济恢复
C.计划管理体制的巨大威力D.僵化体制下的经济实用主义
2022-05-05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辽宁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