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1930年,斯大林加快了消灭资本主义经济的步伐,提前结束新经济政策,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1936年,苏联宣布建成社会主义,但并不想进一步巩固和完善。1939 年,斯大林提出向共产主义过渡。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A.五年计划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B.经济模式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C.改革缺乏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D.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冒进倾向
2 . 当人们运用马克思的理论观察时发现:“苏联社会几乎根本先法用正统的马克思术语进行解释,也就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坐标上苏联不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具有特殊性B.苏联解体具有历史发展必然性
C.马克思理论无法解释苏联社会现象D.苏联共产党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3 . 1947年筹建,1954年完工的莫斯科大学、乌克兰饭店等七座摩天大楼被称作“莫斯科七姐妹”,是二战后苏联向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展示实力的符号。“莫斯科七姐妹”可以说明
A.赫鲁晓夫改革初显成效B.莫斯科民众生活得到全面改善
C.斯大林模式的本质特征D.苏联经济实力与美国实现对等
2022-01-20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35年,苏联矿工斯达汉诺夫在一班工作时间内采煤一百零二吨,超过普通采煤定额十三倍。随后在全国掀起的斯达汉诺夫运动中,部分地区出现要求牙医拔牙效率提高三倍,芭蕾舞演员单足脚尖旋转从五个增加到十五个。这反映出
A.苏联加速完成了现代化B.劳动模范在生产中的主导性
C.苏联体制作用的双重性D.社会主义发展稳中有进
2022-01-13更新 | 21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图是苏联斯大林时期发行的招贴画。招贴画以鲜明的主题,高尚的内涵,振奋人心而非含蓄、模棱两可的物象来表达宣传意图,在一个宣传手段不那么多样化的社会里,通过画面和文字将政治信息无声地传达给每一个观众。苏联发行此招贴画意在
A.鼓舞人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B.积累战胜帝国主义的物质力量
C.树立劳动人民主人翁意识D.推动新经济政策的进一步完善
2021-12-02更新 | 529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1
6 . 苏联学者认为,20世纪三十年代的苏联,过重的农业税导致大量集体农庄亏损,农业增长速度下降,加深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发展比例失调的现象,城市居民实际供应的粮食远低于政府规定标准;“脱销、走后门、特权、黑市”、长时间排队等社会病症在这个年代得到了发展。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的苏联
A.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不断显现B.工业化的指导方针出现失误
C.国家失去了生产分配的自主权D.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下降
2021-11-01更新 | 501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这种集中化,实质是将国家的管控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人们只有服从指令才可以使生活得到保障。人们在政治上服从,则在物质生活上得到回报。”文中“集中化”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殖产兴业”政策D.“苏联模式”
8 . 1948年,苏联加盟共和国乌克兰率先实施“包产到组”,集体农庄把耕地、农具和牲畜固定承包给生产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承包地上的整套农活,单独向国家交售农产品,独立进行经济核算,自负盈亏。这一做法
A.强化了斯大林经济模式B.随后得到大规模推广
C.制约了苏联农业的发展D.挑战了固有经济理论
2021-11-28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9讲两个世界的新探索(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
2020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9 . 1922 年初,国家开始实施大规模的教育计划,截止到1925年,政府建立了19000多个“扫盲中心”,并且不遗余力地坚持下去。苏共15大则将扫除文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到1938年,四年制基础教育学校网覆盖整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为城市儿童提供的七年制高级学校也组建起来,四年制和七年制的学校成了苏联教育体系的基础,十年制学校也大量出现了。这表明苏联(  )
A.教育体系的建立适应了工业化的需要B.教育体系的建立主要服务于政治改革
C.扫盲教育政策是苏联计划经济的结果D.教育体系的建立超前于苏联工业化
2022-03-18更新 | 43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认为,在苏联历史上,“斯大林模式”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斯大林模式”挽救了当时危机四伏的苏联。该学者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斯大林模式”
A.着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B.是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方式
C.促使苏联的综合国力迅速增强D.是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新模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