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明末清初顾炎武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两者共同反映了
A.维护封建统治的使命感B.继承传统儒学的教育观
C.弘扬为国为民的责任感D.追求个人名誉的荣辱观
2021-01-29更新 | 469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一)历史(必修)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有学者认为:“荀子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来吸收法治的思想,提出了以礼治为主、法治为辅的政治模式理论。......弥补了传统儒家的不足,等于为儒家理论进行了一次大换血,使之活力大增。因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采用的指导思想。”该学者意在强调荀子
A.严重违背儒学的思想宗旨B.主张用礼乐规范人的行为
C.改造儒学以适应政治需要D.宣扬了“以法治国”的理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战国时期有位思想家一生过着简朴的生活,“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主张“节用,节葬,非乐”。他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天下人都要相亲相爱,反对强凌弱的战争。这位思想家是
A.孟子B.庄子C.墨子D.韩非
2021-01-21更新 | 633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盐城市等地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测模拟考试(小高考模拟)历史试题
5 . 张载认为每个人都有“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两种,分别属于善和恶来源,只有用“自明诚”和“自诚明”的修养方法,才能“变化气质”,从而提出了新的人性论命题。据此可知
A.张载科学解释了人性本质B.张载的人性论为理学奠基
C.其修养方法源于象山心学D.理学开始具有了思辨特征
2021-01-19更新 | 22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考仿真(二)历史试题
7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下列选项中,思想流派及其主张对应正确的是
A.儒家-“齐物”B.道家-“无为”
C.法家-“德治”D.墨家-“仁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有: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社会关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下列观点中,对应两者的是
A.“齐物”;“逍遥”
B.“天行有常”;“仁政”
C.“法古无过,循礼无邪”;“非攻”
D.“制天命而用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021-01-09更新 | 6457次组卷 | 73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3年7月高一学业水平合格性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B.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C.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2020-12-11更新 | 3712次组卷 | 132卷引用:三年(2021-2023)学考模拟题分类汇编之第14课明至清中野的经济与文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清人戴震说过:“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批判了清政府刑罚吏治的严酷B.看到了宋明理学压抑扼杀人性
C.主张日常生活应遵循理学观念D.肯定宋明理学维护了清朝统治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