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1648年,欧洲国家达成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承认新教合法地位,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地位平等;各诸侯邦国可自行订定官方宗教;各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这些规定
A.促进了欧洲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表明了罗马教会立新教为合法宗教
C.造成了各诸侯邦国割据的状态
D.推动了宗教改革和主权国家的形成
2017-02-24更新 | 723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等两地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而柏拉图则提出“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其共同点是
A.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B.突出了理性主义的观念
C.动摇神学统治树立人的尊严
D.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觉醒
2016-12-13更新 | 405次组卷 | 27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0-2021学年高二4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戈拉

材料二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三 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政治)制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普罗泰戈拉对神持何态度?概述这一思想产生的经济、政治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观点。根据所学知识,说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其它主张。
(3)材料三描述的是近代西方哪一思想解放运动?“传统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
(4)纵观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
5 .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任何形式的政府,不管是君主制、贵族制还是民主制,只要占支配地位的统治团体不尊重构成一个国家传统的基本法律、自然法或神圣律法,就可能变成专制。”材料主要论述了
A.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实质都是专制
B.政体形式是影响法律制定的关键因素
C.法律制度是少数统治团体统治的工具
D.各种政体形式的政府权力运作与法律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7世纪的哲学家们认为真相是可知的,必须通过缜密的观察和实验这类运用人类理性的方法来发现。如果人类能发现真相,发现自然的规律,那么这些知识就能帮助我们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以上观念产生的影响是
A.影响了新航路的开辟
B.有利于文艺复兴的开展
C.促进了宗教改革的发生
D.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7 . 下列言论按照其发表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
①“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个人的感觉。”
②“上帝赋予了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
③“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④“灵魂单凭信仰,无需‘事功’,可由上帝的允许获得释罪。”
A.②①③④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D.④①③②
8 . 房龙在《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经历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一观点产生于
A.智者学派
B.宗教改革
C.文艺复兴
D.启蒙运动
9 . 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四世纪是东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对儒家的“民本思想”与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主要的不同是
A.讨论主题不同
B.诞生的政治氛围不同
C.价值取向不同
D.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古代中西方思想有着极为相似之处,“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这句中国古代,在西方最为相似的观点是
A.“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认识你自己”
D.“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