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1 . 17—18世纪欧洲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①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 ②自然科学领域取得许多成就,牛顿力学体系形成,达尔文进化论诞生 ③启蒙运动兴起 ④工业革命开始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是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2019-01-30更新 | 3436次组卷 | 94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普罗塔戈拉认为,任何人或社会都不能确立一种所有社会成员都赞成的绝对公平。无论一个社会把哪种法律视作公正,也仅仅是对该社会而言。这一观点
A.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B.是欧洲近代启蒙思想的源头
C.强调了理性和道德的重要性
D.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一些风化史研究者惊呼“从风化的视角看,文艺复兴有诸多乱象,礼崩乐坏。”这反映出
A.人文主义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B.文艺复兴肯定了人的价值和欲望
C.文艺复兴粉碎了人们对上帝的信仰
D.文艺复兴的成果集中于政治方面
5 . 洛克在《论财产》中指出:财产权起源于劳动,土地所有权的获得是由于耕作,而北美的印第安人长期在一块土地上狩猎,无法获得其土地的所有权。洛克的观点反映了
A.资本主义国家关注财产权的归属问题
B.欧洲人轻视印第安人狩猎文明
C.欧洲人为在北美的殖民扩张进行辩护
D.欧洲人注重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2018-09-20更新 | 467次组卷 | 17卷引用:浙江省金华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文艺复兴期间,有一位代表人物的作品以“歌颂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人性的高尚与尊严”为主旨,该人物是(       
A.但丁B.薄伽丘C.莎士比亚D.彼特拉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今年是莎士比亚与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二人都可算作16、17世纪之交的伟大剧作家。二人都爱写剧本,不过写法却不大一样。荷兰裔美国作家、历史学家房龙在谈到莎士比亚时曾说:“莎士比亚是这样一个‘蒸汽挖掘机手’他所挖掘的对象是人类,而不是大地。“对房龙的评价,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莎士比亚为”蒸汽时代“的到来做思想准备
B.莎士比亚的作品顺应市民社会成长潮流
C.莎士比亚是英国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
D.莎士比亚是人文主义思想巨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薄伽丘的《十日谈》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被称为“人曲”。下列内容出自“人曲”的有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幸福在人间
③人生而平等
④人是宇宙的精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意大利文艺复兴首先在佛罗伦萨孕育,这不是偶然的历史现象。12—14世纪,佛城(佛罗伦萨)成为地中海地区最大的经济金融中心,商业资本很快转化为产业资本。于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此萌发起来。佛城的政体独具特色,其政府各组织成员是通过相当复杂的民主选举产生出来的。佛城共和国在教会学校以外,建立文法学校(启蒙小学)各个修道院举办的学习班以及多所大学,佛城的世俗学校从13世纪之后开始兴旺起来。由此可见,佛城市民对新文化的需求并非一时冲动,人们对新文化的追求迫切又持久。

——于忠伟《试论意大利文艺复兴在佛罗伦萨城孕育》

材料二 北京大学的一般教授们,在四十多年前,提倡一种所谓中国文艺复兴的运动……多年来在国外有人请我讲演,提起这个四十年前所发生的运动,我总是用Chinese Renaissance这个名词,Renaissance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再生,等于一个人害病死了再重新更生。

——1958年胡适“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的演讲


(1)据材料一,概述佛罗伦萨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发源地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中“中国文艺复兴运动”实际上指的是什么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胡适在这场运动中的突出贡献。说明东西方“文艺复兴”在对待古典文化态度上的不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当正直的人对一切人都遵守正义的法则,却没有人对他遵守时,正义的法则就只不过造成了坏人的幸福和正直的人的不幸罢了。因此,就需要有约定和法律来把权利与义务结合在一起,并使正义能符合于它的目的。”这段论述出自
A.伏尔泰《哲学通信》
B.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C.卢梭《社会契约论》
D.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