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0 道试题
1 . 中世纪欧洲盛行的音乐,如奥尔加农和基督教音乐,几乎都没有留下作者的名字。15世纪后,在自己作品上署名的现象非常普遍,涌现了大量流芳百世的作曲家。这反映了当时社会
A.自我意识的觉醒B.文学艺术的繁荣C.追名逐利的风气D.宗教信仰的弱化
2 . 马丁·路德认为:如果世界上的人都是真正的基督教或是真正的信徒,那么王公、刀剑和法律就都是不必要的了;由于现实中存在不公道的人,因此他们应受到法律的强制和刀剑的惩罚。因此他主张
A.以教会权力取代世俗权力B.以暴力形式反抗罗马教会
C.基督徒应该服从世俗权力D.建立民族国家的独立教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荷马史诗中的神成百上千,希罗多德的《历史》中处处是求神问卦的记载,但苏格拉底却不受它们的吸引,因为他深知科学和艺术不是神异事迹的产物,而智慧也决不是在秘密之中,真实的科学是在公开的意识里。这说明苏格拉底的思想
A.研究人类和反思人类自己B.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视角
C.蕴含人文情怀和理性思考D.体现了自我意识的初步觉醒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爱德蒙·柏克曾这样评论一个知识群体:“他们认为政府可以像服装的式样似地经常变换而不会有什么恶果;他们认为他们与执政者之间有着一种特定的约定,人民的权威,只要愿意,无须任何理由便有权解除这一约定。”这一知识群体
A.认为人类是万物的尺度B.冲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C.利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D.追求物质财富以及冒险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雅克·巴尔赞在论述欧洲历史上的一场运动时说“它使几百万人改变了信仰的形式和对命运的认识,它培养了一种新的国家感,提高了方言的地位,打消了西方人同宗同祖的一体感。”据此可知,这一运动
A.推动了西欧各国走向了联合B.增强了欧洲各国的民族认同
C.把人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D.成为近代欧洲分裂动荡根源
6 . 有人评价:“它”极大地动摇了有组织的“牧师的宗教”的权威,根除了大量的迷信、教条和偏见,改变了人们看待自然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看待社会和人类自身的方式,闪烁着“现代性的筹划”的光辉,却也陷入了“科学的谬误”之黑暗,引起了以科学主义为核心的现代性危机。材料中的“它”
A.主张“以人为中心”B.倡导进行宗教改革
C.构建出“理性王国”D.研究人类反思人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法国启蒙思想家对中国人口众多的原因进行探讨。伏尔泰认为由于中国的政体温和,民众的财富逐年增加,人口也就随着财富的增加而增加;重农主义学派创始人魁奈认为在一个优良的政体之下,人民安居乐业,乐于生育,也有能力养育后代,所以中国人口增殖较快。伏尔泰和魁奈探讨旨在
A.缓和法国尖锐的阶级矛盾B.批判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C.弘扬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D.增强中法两国的文化认同
8 .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热情讴歌充满人性要求和感性魅力的生活态度,并追求现世幸福和享乐,西欧宗教改革思想家们却将这视为奢靡和不道德。然而,二者却又共同推动了西欧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过渡。这是因为他们都
A.重新审视人,冲破了传统的束缚
B.提升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C.反对神学,重构了人与神的关系
D.沉重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
2021-07-08更新 | 11002次组卷 | 118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赤峰二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思想和科学理论科技成就
古希腊时期①前5世纪,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前5世纪,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
①前6世纪,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了毕达哥拉斯定理;
②前4世纪,“几何之父”欧几里得的著作《几何原本》问世;
16世纪       1500年,达·芬奇回到佛罗伦萨创作《蒙娜丽莎》,展现“人”的美;
②1517年,马丁路德写成《九十五条论纲》;
①1514年,哥白尼写成了《天体运行论》,创立了“日心说”
17—18世纪①1660年,霍布斯著作在英国大受欢迎;
②1762年,卢梭《社会契约论》发表
③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出版
①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②1769年,瓦特改良蒸汽机问世
19世纪①1831年,法拉第提出电磁感应定理
②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
①1866年,西门子发明了第一台直流发电机;
20世纪①1905年,爱因斯坦在论文中介绍了相对论①1945年,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问世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上表为14—20世纪部分世界大事简表,从表中提取两个及以上相互关联的信息,围绕“思想与科技”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信息相互关联,史论结合)
10 . 有学者认为,宗教改革最终消除了对王权的制约,还消除了人们对跨国的天主教会的忠诚。它使各个国家都陷入内战和动乱,从而迫使世俗政府来维持秩序和决定信仰的条件。据此推知,宗教改革
A.确立了“宗教宽容”的思想原则B.实现了西欧世俗王权的至高无上
C.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意识的发展D.削弱了欧洲民众对基督教的信仰
2021-06-10更新 | 240次组卷 | 22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赤峰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