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文艺复兴时期,许多意大利艺术家不仅仅从事绘画和雕塑,他们也从事工程师性质的业务,这些工作常需要解决复杂工程力学和机械学的问题。据此可知(     
A.文艺复兴推翻了传统建筑思维
B.文艺复兴以自然科学为核心
C.近代科学最早产生于建筑领域
D.文艺复兴助推近代科学兴起
2022-07-14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一中学(老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卢梭认为,人生而是自由的,国家只能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如果自由被强力所剥夺,则被剥夺了自由的人民有权革命,以强力夺回自由。由此可知,卢梭意在主张(     
A.人民主权不可让渡B.以民主共和制代替封建制
C.君民之间自由平等D.利用契约保障个人的权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陈乐民先生在介绍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时,勾勒出一条发展脉络:《大宪章》——洛克的思想——《权利法案》——“宗教宽容”——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这一发展脉络体现了西方对(     
A.专制王权的制约B.宗教思想束缚的抗争
C.天赋人权的践行D.人类共同理想的思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王权与教权的斗争中,马丁·路德在德国皇帝的支持下,将圣经翻译成了德语,这标志着从此以后,德国的普通知识分子也可以读懂圣经。这一做法(     
A.推动了德意志国家统一B.完善德国公共教育体系
C.消除教会在德国的影响D.促进德国民族意识觉醒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马丁·路德讽教皇:“他们一生没有从《圣经》中学到什么,却希望做《圣经》专家。他们企图使我们相信,不管教皇是好是友,他在信仰上是不会错误的,但他们并不能丝毫予以证明。”这表明,马丁·路德(       
A.主张放弃对天主教的信仰B.抨击天主教会的禁欲主义
C.否定教皇解释《圣经》的权威D.强调王权的地位高于教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伏尔泰认为共和政体提倡自由平等,它的原则是正确的,但共和会产生党争,引起无政府状况和不断的骚乱。伏尔泰希望哲学家做国王,这样在他的领土上,理性越是进步,狂热和迷信所造成的损害就越小。据此可知,伏尔泰
A.认为政体构建需关注理性发展B.主张建立以理性为原则的共和政体
C.本质上希望保留封建特权等级D.强调君主立宪制最能体现自由平等
2022-06-29更新 | 85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7 . 杰弗里 ·乔叟是 14-15 世纪英国的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取材于民间传记和口头文学,否定骑士式爱情,反对买卖婚姻,主张夫妻互敬互爱,讽刺僧侣的虚伪,揭露教会对 人民的压迫和金钱的罪恶。这反映出其作品的精神内核是(       
A.理性主义B.自由主义
C.现实主义D.人文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思想巨人,他们用各种方式阐述心目中的“理想国”。伏尔泰的理想国是君主立宪,孟德斯鸠的理想国是三权分立,卢梭的理想国是主权在民。由此可知,他们共同的诉求是
A.摆脱专制王权B.主张自由竞争C.倡导人性解放D.否定宗教神学
9 . 16~18世纪,“中国热”席卷欧洲。莱布尼茨撰写《论尊孔民俗》,积极推进欧洲多国科学院下设专门机构研究汉学。伏尔泰认为儒学是一种宣扬道德的宗教,乾隆是开明君主的代表。“中国热”的出现
A.顺应当时西欧社会转型的需要B.表明当时中国文化领先西方
C.说明儒学是启蒙思想的渊源D.表明中外交流深入到思想领域
10 . “文艺复兴这个术语是有争议的……中世纪人们对古典的兴趣并没有完全消失,相反,中世纪的某些特征在文艺复兴时期还表现得非常明显。”材料中的“某些特征”是指
A.科学在一定程度上的发展B.对人性的尊重与弘扬
C.宗教作为文学艺术重要题材D.天主教地位至高无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