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1598年,汤显祖的《牡丹亭》塑造了不顾生死追求爱情的杜丽娘的经典形象。约三年后,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借主人翁之口说出“人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这一历史现象能够说明
A.爱情故事是中西方表达思想自由的共同题材
B.16世纪末17世纪初中英两国资本主义经济发达
C.戏曲表演是中西方传播人文思想的首要方式
D.这一时期中西方文明都出现人性解放的追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宗教改革时期,英国人威克里夫把《新约全书》从拉丁文译为英文,他的几个弟子翻译了《旧约全书》,文字浅显流畅,使普通人可以直接阅读.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威克里夫等人的行为在当时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地位B.体现了马丁·路德的改革主张
C.破除了人们对宗教神学的迷信D.摧毁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
2019-11-19更新 | 279次组卷 | 22卷引用:重庆市万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马克思指出。“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这里的“他”是指
A.达尔文
B.牛顿
C.马丁·路德
D.伽利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则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由此可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A.两者都摆脱了宗教的束缚B.后者的社会基础比较广泛
C.两者斗争的形式基本相同D.前者反封建的力度更彻底
2019-11-11更新 | 339次组卷 | 38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15世纪欧洲思想家关注的焦点是将“思想、形象、感觉或事件”在演讲、书信、诗歌和散文中优雅、雄辩地表达出来。这一现象有利于推动
A.因信称义的初步形成B.工商业者阶层成长壮大
C.人文主义的广泛传播D.教会权威的进一步提升
6 . 宗教问题是启蒙思想家关注的焦点问题。洛克认为人人皆应选择自己的救赎之道,教会对此没有垄断权;伏尔泰认为,现世中的人对于宗教和来世应有信其所愿的自由。据此可知,他们
A.肯定宗教的意义
B.认可因信称义理论
C.都信奉唯物主义
D.主张宗教宽容政策
7 . 文艺复兴时期,骄傲的人文主义者喜爱研究异教拉丁诗人,但他们很少公开与基督教决裂:这些人的文学艺术价值也得到许多富有的教会人员的欣赏。这说明
A.教会人员是文艺复兴的推动者
B.人文主义者避免与基督教冲突
C.文艺复兴反对封建宗教不彻底
D.基督教的包容性助力文艺复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己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采取的措施是
A.推翻君主体制,建立共和政体B.消灭私有制度,实现社会平等
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
2019-08-10更新 | 721次组卷 | 87卷引用:重庆市万州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孟德斯鸠认为民主制腐化,就会产生极端平等的精神,导致“多数人的专制”;贵族制腐化,贵族的权力就会变得专横;君主制腐化,会导致“一个人的专制”。其观点的核心是
A.没有完美的政体形式
B.强调权力的制约平衡
C.提倡社会契约论思想
D.主张实行人民的自治
2019-07-13更新 | 791次组卷 | 22卷引用:重庆市万州南京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表为一些思想家的主张。
时间人物有关理性主义的观点
公元前5世纪苏格拉底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
13世纪阿奎那认为真理只在理智之中,除了人类理智中的真理之外,还需要有上帝理智中的真理。
17世纪笛卡尔相信只要运用人类的理性,就可以正确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不管是人、自由还是上帝。
18世纪康德人身上具有一种独立于感性冲动的强迫而自行规定自己的能力。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结论是
A.人对真理的探究结果产生理性
B.理性与宗教实现了并行不悖
C.理性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
D.人类能够利用理性认识自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