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1 道试题
1 . “那个时代”的欧洲人认识到,人类借由理性思索出整个自然体系的运作,并能用数学精确表达,那么也可以把这份理性应用于人类社会本身,让它得到脱胎换骨的改善。由此引发的思想运动
A.肯定了人的价值与尊严B.使人获得了信仰的自主权
C.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D.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6世纪,德意志许多宗教人士都强调教会信徒识字的重要性,通俗版《圣经》也迅速普及。到19世纪,德意志地区民众的识字率比很多天主教国家要高。这反映了16—19世纪德意志地区
A.民族国家意识日益觉醒B.新教伦理的影响逐步扩大
C.科学技术逐步领先世界D.已经具备国家统一的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5世纪中期,意大利教育家盖利诺主张实施通才教育,要求德育既要继承古代的“坚强、勇敢、节制、公正”,又要弘扬“民族、爱国、勤劳、民主、自由”等精神,突出智育,重视实际示范,重视体育。盖利诺的教育主张
A.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B.反映了启蒙运动的思想理念
C.表明近代民族国家观已形成D.体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4~16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迈进。下列对二者共同点认识正确的是
A.反对天主教会的愚昧统治B.崇尚人文理性,讲求科学
C.坚持王权高于教权D.批判神学思想
2022-04-08更新 | 523次组卷 | 30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意大利著名建筑师阿尔伯蒂(1404—1472)曾说过“神也和人一样鄙视穷光蛋”。该言论(       
A.促使人们开始关注现实生活B.体现了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C.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D.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6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两大运动具有相同的时代属性,恩格斯认为它们在意大利被称为文艺复兴,而在德意志称为宗教改革。这里“相同的时代属性”主要是指
①四分五裂的政治状况   ②商品经济相对发达和社会富足
③统治权力相对集中   ④人文环境相对比较宽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从14世纪到16世纪末期,整个欧洲的文化活动家们都确信他们正经历着“新世纪”,正在实现一种“蜕变”。但当时人们用了一些本来应被扬弃的宗教术语,如“黑暗”和“光明”,“梦”和“醒”,“盲”和“视”,“再生”等,借用《圣经》的词汇来描述这种“感觉”。而他们所能明确说出的缘由,就是古典文化时代的各种文化复活了。这说明文艺复兴(     
A.影响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分子B.否认了教皇和神职人员的权威
C.为启蒙运动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D.尚未成熟的文化体系以取代基督教文化
8 . 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则进一步撕裂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这三者都(  )
A.着重强调人的平等自由B.推进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C.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特征D.促进了欧洲思想的彻底解放
2022-03-22更新 | 642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7届辽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9 . 对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以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最主要的观点是
A.否定信仰上帝B.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C.倡导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D.挑战教会权威
2022-03-21更新 | 592次组卷 | 114卷引用:2010年辽宁省本溪县高级中学上学期高二历史月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伏尔泰把孔子的儒家学说看作他心目中的自然神论,认为这种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原则的“理性宗教”足以取代盛行于西方的带有迷信色彩的“启示宗教”。伏尔泰这样认为主要是为了
A.促进思想解放B.为新教作舆论宣传
C.否定君主政体D.推动中西文化交流
2022-03-21更新 | 432次组卷 | 46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黑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