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图书的历史折射了文明的演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狄德罗是法国18世纪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他的最大成就是主编了《百科全书》。为了完成《百科全书》,秋德罗把法国最优秀的100余位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以及工程师、航海家、军事专家和医生组织起来,形成了一个反对封建专制、天主教会,以传授新知识和宣传理性主义为己任的“百科全书派从1751年《百科全书》第一卷的出版至1772年,共出版了28卷,此书概括了启蒙运动的精神,无论在自然科学方面,还是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它都代表了当时的最高学术水平。该书问世后共出了七版,其中第一版就轻松售出了4000册。百科全书的出版,有力地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在18世纪后期,百科全书派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此书概括了18世纪启蒙运动的精神。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第二版)

材料二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由纪的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13年编成。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全编收书3500多种、7.9万多卷,总量达9.9亿字,主要囊括了乾隆以前的历史、政治、宗教、哲学、天象、文艺等内容。此书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一次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但是清政府在修书的同时,也对古代文化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有目的的删削与篡改。其中科学技术的作品也寥寥无几,查禁焚毁书籍、石刻等,其数量几与《四库全书》中保存的相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百科全书》与《四库全书》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产生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百科全书》和《四库全书》在中法两国社会发展中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编纂(四库全书》是继修纂(古今图书集成》之后的一次更大规模的举动。这部大型丛书,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下诏有计划地征求当时国内所有存书起,共花费了十三年时间,集中了大批人力、物力修纂而成。它主要是对重要文献的分类编排与汇辑,它的主要用途是仕途举子学习和参考之用。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却没能收录其中。作为一部丛书,延续了自晋、隋以来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共编辑了从古到当时的3457种著作,计有79070卷。编纂这部大丛书,出力最大的是纪昀,而所动用的抄写人员有一一千五百余人。《四库全书》前后共抄写七部,另外还有副本一部。非编纂(四库全书》,收书3503种,同时也销毁和删改旧书图书3100多种。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1751年至1772年,狄德罗编写的《百科全书》汇集了伏尔泰、卢校、霍尔巴赫等160余位作者的智慧结晶。这部书采用了百科全书的形式,反映了当时的一切科学成就,宣传了科学和理性,起到了批评迷信和反对专制的作用。下表为《百科全书派》主要作者及其编纂条目表:


——摘编林硕(从<百科全书><四库全书>:比较透视十八世纪中法文化差异》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书编纂的相同之处并分别对两书的编纂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书所透视出的中法文化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021-09-1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52年咖啡传入伦敦,到1663年伦敦有80多家咖啡馆。咖啡馆首先出现于城市中心,一开始就成为社会精英的聚会场所,是商业信息的来源,是文学素材和灵感的源泉,也使人们在共同话题的探讨中交上志趣相投的朋友。到18世纪,咖啡馆也成为中下层民众的会所。因为共同的兴趣和地位,英国咖啡馆分化为文学交流、学术和科学交流等各种咖啡馆。1718世纪的英国“报刊革命”中,报刊涌入咖啡馆,作为书报阅读之地,咖啡馆对顾客的恶行有严格限制。

——摘编自张佳生《从啤酒馆到咖啡馆:近代英国公共空间的文明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7—18世纪英国咖啡馆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2021-09-09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典自由主义的集大成者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洛克认为国家只是一个“守夜人”,其产生只是为了保障个人的权利,政府合法性来自于自由、理性的人们的同意,一切政府的权力都是有限的。洛克在其代表作《政府论》(1687年出版)中,论证了人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都属于自然权利范畴,即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不可剥夺的天赋权利,并认为财产权是自然权利中最根本的。洛克主张全社会应该任由人的利己之心去主导行动,如此无为而治,就能达成全体成员的利益最大化。

——摘编自王帆《从卢梭到马克思:近代共同体思想的发展历程》

材料二 亚当·斯密《国富论》即是洛克自由主义思想在经济倾城的体现英国宪政设立限权的政府以保障人民权利,以及美国个人主义的立国原则都是洛克自由主义思想的体现。他的思想在关于人性的自我完善与弘扬自强自律精神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经过西方近代以来200多年的实践之后,已盛极而衰,体现出明显的失败之兆。

——摘编自王帜《从卢梭到马克思:近代共同体思想的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洛克自由主义思想的内涵及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洛克的自由主义思想。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只限于社会上的少数英才——学者、文人和艺术家的活动,但是它所宣扬的思想不啻是向长期以来在基督教神学笼罩下陷于沉闷窒息的西欧社会送来的一股清新的气息,把绝大部分有文化教养的人士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他们怀着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图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新教拒绝了罗马教廷为基督教会当然领袖的传统,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对话……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宗教改革使中世纪的宗教开始向近代过渡,同近代社会的政治、文化融为一体。

——摘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的影响。结合所学,列举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杰出“英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新教教义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列举两个新教的教派。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被称为哲学家、哲人、智者,意指以批判和寻根问底的精神去探讨一切问题。他们赋予自己独特的特性和使命,如斗争性和批判性,具有强烈地改造社会的责任感等。自中世纪以来,人们的天赋理性一直受到宗教神权和世俗王权的控制和压抑,现在,要以哲学的名义把人的理性呼唤出来,恢复它的合法权利。1791年,在大革命中被捕入狱的国王路易十六阅读了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后,不禁长叹道,是他们灭亡了法国。

材料二   启蒙运动强调理性,要通过思考与分析来认识世界和自己,而以卢梭为代表的反启蒙思想家则对理性展开批评,强调感觉、想象、情感等非理性的层面的存在,认为人不能够被理性所控制,如果人缺失了情感、想象等内容,那也就便成为了可以被随意拼装拆解的机器人。对理性的批判并不是要否定理性的意义,只是在另外一种维度下丰富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人自身的特性。

——以上材料据李宏图《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整理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启蒙思想家在宗教领域的“使命”。根据路易十六“长叹”的提示,一句话概括启蒙运动的影响。
(2)根据材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加下划线句子代表的思潮,概括其在“理性”等传统人文精神之外,为人文精神增加的新内容。
2021-09-03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人文精神的发展与实践,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神庙设计施工的时候,通过精确的数学计算作出的特殊布置,起到了校正因为大尺度中的透视效应所必然造成的视差的效果,避免了特别是外侧立柱可能产生的外倾感,堪称精妙绝伦……雕塑是希腊神庙建筑中最主要的装饰手段。雕塑中最主要的语言是人像,表现的多是健康茁壮的肉体和从容坦然的神采,造型坚实凝重,富有建筑美。反过来在建筑中,则处处反映出人体尺度并暗含雕塑美。建筑和雕塑之所以能够于此实现完美的融合与交通,实在是因为它们事实上本是来自于一体同源的不同发展,而这个“一体”则是对人本主义的高扬推崇。由于对达两类艺术创造的审美认知都是发源于对人自身的审美体验的,此间便果然印证了那句韵味无穷的哲学格言-“人是万物的尺度”。

——摘自宇文鸿吟等《西方古建筑之旅》

材料二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如果只有一个特点的话,那就是抓住男人和女人人性的心理力量,这是自从古典时代以来无与伦比的。从多那太罗到拉斐尔再到提香这么一长串伟大艺术家留下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如此生动的证据。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多费唇舌呢?他们所表现的就是一幅人的形象,虽然形态各异,但是却用视觉形式传达了人文主义者对人的尊严的信念。

——摘自(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材料三   美国革命领袖一方面强调人类自由和尊严,同时又发展和保持那个每时每刻都在否定人类自由和尊严的劳动制度。这两种彼此矛盾的发展过程并驾齐驱,成了美国历史上的主要悖论。乔治·华盛顿,詹姆斯·麦迪逊,托马斯·杰斐逊,他们公开支持自由平等的主张,但却都是奴隶拥有者,私下拒绝给黑人自由,而且终身如此。人类思想史上的最大教训之一,就是在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思想后裔们精心勾画的人文社会蓝图大都成了乌托邦。这些蓝图无不是思想精英的手笔,代表着人类最高的智力水平。它们充满理想、推论严密、自圆其说……唯一的不足就是永远不能实现。

——据(美)埃德蒙·S·摩根《奴役与自由:美国的悖论》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帕特农神庙的设计是如何体现“对人本主义的高扬推崇”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是万物尺度”命题的提出者,并用一句话概括其在西方思想发展史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以拉斐尔为例,举出其一个可以作为“如此生动证据”的作品,并简析该作品是怎样传达“对人的尊严的信念”的?
(3)根据材料三的提示,结合与华盛顿相关的史实,说明“美国历史上的主要悖论”。以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为例,概括其“精心勾画的人文社会蓝图”,并指出其对理性崇拜的反思。
2021-09-02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8 . 东西方的文化价值体系都曾出现过自身的迷失,但在相互的碰撞与融合中又共同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超出了旧的经济制度所能够承载的范围;随着社会变革的推进,新式学堂纷纷建立,新式出版机构与介绍西方知识的图书增多。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仅靠教化的作用和世道人心的固守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洋务派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所采取的解决之道,客观上越来越背离儒家的治国之道,虽说洋务派非有意为之,但它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中国传统的一元文化模式逐渐解体。

——摘编自齐艳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的文化基础研究》

材料二 王守仁是弘治时进士,历官南赣巡抚、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受封为新建伯,谥文成,从祀孔庙。他一生经历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面对社会危机,深感于“天下事势如沉疴积痿”,已到了“何异于病革临绝之时”,所以决心要寻求一种能使天下事势“起死回生”的良方。他以为当时读书人沉溺于理学,只作为饵名钓誉之阶,无补于社稷安危。他力求建立有效的统治学说,提出与朱熹理学相对立的主观唯心论的理论,著成《传习录》《大学问》。继承和发挥陆九渊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观点,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他认为一切事物都产生于人心,是人心发生的意念活动的结果,没有心就没有客观事物,所以心是宇宙的本体,是第一位的,从而形成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宇宙观和心学体系。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   路德是神学博士,威滕贝格大学神学教授,威滕贝格修道院院长。1510年,他带着虔诚的心情朝拜罗马城,看到的事实却是一片腐败。他痛感个人无力无助,再研读《圣经》,发现保罗的训诫有“义人必因信得生”;《福音书》中说,耶稣基督之死已经代替人类在上帝面前赎罪,只要相信耶稣,就可以得救;还有基督教义的平等精神。他顿觉彻悟,认为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罗马教廷的一整套制度和神学理论已经背离了基督教教义。此后他开始倡导“因信称义”,认为信仰的本质是内心活动,而不在于形式和行为,每个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基督徒在上帝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可以通过《圣经》直接和上帝对话,不用神父做中介。这就否定了教会的权威。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一元文化解体的时代背景及其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王守仁和路德思想产生的背景。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思想的相似之处和不同本质。
2021-08-31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北大附属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休戚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多亚派虽然把财富、人间的显赫、痛苦、忧伤、快乐都看作是一种空虚的东西,但他们却埋头苦干,为人类谋幸福,履行社会的义务。他们相信有一种精神居住在他们心中。他们似乎把这种精神看作一个仁慈的神明,看护着人类。他们为社会而生,他们全都相信,他们命里注定要为社会劳动;他们的酬报就在他们的心里,所以更不至感到这种劳动是一种负担。他们单凭自己的哲学而感到快乐,好像只有别人的幸福才能够增加自己的幸福。

——摘编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马克思产生了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立志献身于人类最大多数人的幸福事业,并准备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做出个人的一切牺牲,这成为马克思始终不渝的思想准则……1943年秋,马克思与燕妮来到巴黎。

——摘编自《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三   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缔造人类美好未来。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类似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绝不会是最后一次……人类面临的所有全球性问题,任何一国想单打独斗都无法解决,必须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

——摘编自习近平20211月在世界经济论坛上的特别致辞


(1)根据材料一,归纳斯多亚学派的主要观点,再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斯多亚学派在人类思想史上的地位。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出被恩格斯所肯定的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及相应著作。并指出马克思在1844年找到的完成人类解放的力量。
(3)开启全球化进程以来,人类就面临许多领域的挑战。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20世纪90年代人类在经济领域面临的一场灾难,并指出中国政府为此应对的措施及作用。
2021-08-30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百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10 .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经历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的苏格兰启蒙运动与法国启蒙运动不同,它是以亚当·斯密提出的“商业社会”理论为中心而进行的另一种启蒙。其社会的运行机制的基础就是在相互独立平等基础之上的市场交换,而交换在本质上则是基于一种交易上的契约关系,每一个人对财富的获得不再是依赖于特权或政治权力的保护。同时自由被视为相当重要的内容,自由就是指参与市场交换的每一个人都是独立自主的个体,每个人能够自由支配本人的财产权和劳动权,参与到市场交换活动中去。就市场本身来说也是自由的,受着“看不见的手”的支配……亚当·斯密最终解决了长久以来困扰思想家们的核心问题,即人的权利的实现也可以通过市场交换来解决,这一论述也彻底扭转了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们对人的权利的论证路径。

——摘编自李宏图《18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商业社会”理论》

材料二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逐步认识到造成不合理社会的根本在于竞争,普遍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危害。傅立叶指出资本主义是一种“反社会的工业主义制度”,认为工业主义的生产毫无秩序,不能按比例给予报酬,不能保障生产者即雇佣劳动者从增加的财富中获得自己应该得到的那一份,因而他主张建立不仅能解决失业而且能取代现存制度的新制度——“和谐制度”。和谐社会的基层社会组织叫做法郎吉,在“法郎吉”中不仅生产领域的工业劳动和农业劳动、流通领域的商业劳动要联合协作,而且家务劳动、教育劳动、科学劳动、艺术劳动也要联合与协作,整个社会要把这七种劳动组织起来形成协调而完整的体系。

——摘编自詹真荣《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构想》

材料三19世纪末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加速了大资本吞噬小资本的进程,在这激烈的竞争中产生了垄断,垄断的产生又加剧了各国大垄断组织之间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同时垄断组织之垄断市场、垄断价格,势必降低广大居民的生活水平,意味着加强对于劳动人民的掠夺。19025月,美国爆发无烟煤矿工人的大罢工,罢工持续时间甚长,煤矿主顽固地拒绝工人的合理要求。于是,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实行干预,这一年10月,他把煤矿主和工会领导人召集到白宫进行磋商。当时煤矿主无理地要求政府动用军队迫使工人停止罢工,这激怒了罗斯福,他告诉煤矿主说他准备动用军队去剥夺煤矿主的所有权,然后由军队来生产无烟煤。结果煤矿主屈服了,不得不提高工资10%,工作时间减到9小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下卷》


(1)阅读材料一,概括亚当·斯密构建的“商业社会”的特征,如何理解亚当·斯密进行的是“与法国启蒙运动不同的另一种启蒙”。
(2)仔细阅读材料二,概括傅立叶的经济主张。结合所学,面对“竞争所带来的不合理社会”,19世纪上半期社会各阶层采取了哪些应对之策。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垄断产生的原因。简要说明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的演变。
2021-08-26更新 | 251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